两款主控均基于32位的ARM Cortex-M0掌握器核心,搭配64KB eFlash嵌入式闪存,增强了可编程性,可以通过升级固件以支持新功能、修复Bug等。
赛普拉斯称,两款主控可通过固件升级有限地支持USB4标准,乃至在官方宣扬材料中打上了USB4 LOGO。不过官方也承认两款主控并非真正的USB4主控,由于USB4规范支持40Gbps、20Gbps两种传输带宽规格,而这两款主控目前仅支持20Gbps。即是说,就算通过升级固件的办法获取了对USB4的支持,也只能算是个残血版本。
严格提及来,真正的满血版USB4主控可能还要等支持intel Tiger Lake处理器的500系主板了。也便是说,USB4离我们还有点远,那USB3标准的那些事你搞清楚没?

对付USB3标准,可能有很多人只知道USB3.0接口,而实际上,USB3系列接口有USB3.0、USB3.1、USB3.2等,速率上也存在差别。在USB 3.1发布后对USB3.0进行了微调,以是USB 3.0有了新的名字,USB3.1 Gen1。而真正的USB3.1叫做USB 3.1 Gen2,USB 3.1比较3.0在数字上仅提高“0.1”,但其变革可谓洗面革心。
很多主板厂商从一开始就对不同USB接口进行了处理,他们通过颜色来让用户进行区分,玄色的是USB 2.0,蓝色的USB接口是USB 3.2 Gen 1(原USB 3.0),赤色的是USB 3.2 Gen 2(原USB 3.1),还有的商家会用青色表示USB 3.2 Gen 2(原USB 3.1)。
其余,关于最近的热门话题USB-C接口,跟USB3标准接口并不是等同于同一个东西,而是USB-C接口可能是USB3.0、USB3.1、USB3.2的传输速率。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说自己还是很混乱,那就不要管这么细了,想要买速率快的,就直接看产品的速率参数吧!
(编辑:dank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