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存在?这个问题是当代物理学中最深奥的谜题之一。但现在,我们离找到答案又更近了一步。
为了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回到宇宙出身之初。138亿年前,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中产生了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从最小的尘埃到巨大的恒星,宇宙中的每一个构造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但是,反物质也同样能完成这项事情。除了拥有相反的电荷之外,它们的性子险些与物质一样。物质和反物质无法在同一个物理空间中共存,由于如果它们相遇,就会相互泯没,以光子的形式开释出能量。
○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泯没。| 图片来源:RealLifeLore/YouTube

但是,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完备是由物质构成的?如果曾经有等量的反物质产生,宇宙中的统统都该当泯没,也就意味着不会有星系、恒星、行星、你、我的存在。为理解释为什么物质在那场终极泯没大战中获得胜利,物理学家一贯在探求物质和反物质在行为上的眇小差异。
3月21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央(CERN)的LHCb互助者在意大利的Rencontres de Moriond会议上公布了他们的最新创造:他们找到理解释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的新来源。或者更精确地说,他们不雅观测到了粲粒子(包含粲夸克的粒子)衰变中的电荷-宇称毁坏(即CP毁坏)。这个新的结果注定将被写进物理学的教科书。
2. 物质与反物质
1898年,舒斯特(Arthur Schuster)揭橥在《自然》的两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了反物质的观点。1928年,狄拉克(Paul Dirac)为反物质写下了坚实的理论根本。1932年,安德森(Carl Anderson)第一次在实验中创造正电子(电子的反物质)。
虽然反物质听起来彷佛非常罕见,但事实上我们日常食用的喷鼻香蕉(富含钾)中均匀每75分钟就会开释出一个正电子。然后它们会与物质电子泯没开释出光。
我们看到的所有物质都是由被称为夸克和轻子的基本粒子组成的。夸克有六种:上、下、奇、粲、底、顶。同样地,轻子也有六种:电子、μ子、τ子和三种中微子。这12种粒子都有其相应的反物质粒子,它们的唯一差异便是拥有相反的电荷。
○ 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
理论上,反物质粒子该当是它们的物质伙伴的完美镜像。但实验表明,情形并非总是如此。以一种被称为介子的粒子为例,它是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组成的。中性介子具有一个迷人的特性:它们可以自发的转变成它们的反介子,反之亦然。在这个过程中,夸克会转变成反夸克,反夸克也会转变为夸克。但实验表明,随着韶光的推移,这种情形会更多地朝一个方向发展——产生的物质要多于反物质。
3. 自然并不总是对称的
在含有夸克的粒子中,只有那些包含奇夸克和底夸克的粒子被创造具有这种不对称性(即CP毁坏)。这些都是非常主要的创造。
1964年,克罗宁(James Cronin)和菲奇(Val Fitch)第一次在中性K介子(包含了一个奇夸克)上不雅观测到这种效应,这使得理论学家能够预测出六种夸克的存在——而那时已知存在的夸克只有三种。这在当时是非常令人震荡的创造,由于物理学界是如此肯定CP对称性是不会被毁坏的。
1970年代出,在卡比博(Nicola Cabibbo)和其他人的事情之上,小林诚(Makoto Kobayashi)和益川敏英(Toshihide Maskawa)意识到CP毁坏可以自然地被席卷在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他们的想法终极在2001年得到了证明,当时BaBar和Belle互助组在中性B介子(包含了一个底夸克)衰变中也不雅观测到了CP毁坏。
这两项创造分别得到了1980年和200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这些创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自然的理解。
4. 里程碑的新创造
奇夸克和底夸克都带有负电荷(电荷均为-1/3)。理论上,粲夸克(电荷为+2/3)是唯一一个能形成具有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的粒子的带正电荷的夸克。如果的确如此,那么这个效应也该当非常小,而且很难被探测到。
现在,LHCb实验第一次成功地在一种被称为D⁰介子(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上夸克组成)的粒子中不雅观测到了这种不对称性。为了不雅观测这种不对称性,LHCb的研究职员利用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2011年至2018年间供应给LHCb实验的完全数据集(这些数据积累了足够的粒子衰变事宜)。他们的目标是探求D⁰介子及其反粒子(反D⁰)衰变成K介子和π介子的衰变率差别。这项研究结果的精确度达到了5.3标准偏差的统计显著性,要知道,在粒子物理学中,结果具有5个标准偏差就可以流传宣传是一个新创造了。这意味着我们很快就会在新的物理教科书上看到这一创造。
○ CP对称变换会将一个粒子与其反粒子的镜像互换。LHCb不雅观测到,在D⁰介子(图右边的大球体)和它的反物质对应物反D⁰介子(图左边的大球体)衰变为其他粒子时,这种对称性会遭到毁坏。毁坏的程度是根据每种情形下衰变数量的不同而推断出来的。| 图片来源:CERN
如果这种不对称性与导致奇夸克和底夸克不对称性的机制不同,那么就为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留出了空间,这可以增加早期宇宙中不对称性的总量。这很主要,由于少数已知的不对称案例无法阐明为什么宇宙包含这么多物质。当然,单凭粲的创造还不敷以补充这个空缺,但这是理解基本粒子相互浸染的一块主要拼图。
之后,理论物理学家须要更努力地去阐明这次的创造,他们须要弄清楚标准模型是否可以阐明这一结果。
虽然我们仍旧不能完备解开物质-反物质不对称性之谜,但最新的创造或许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征象的大门。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为什么我们得以存在的答案。
参考来源:
https://home.cern/news/press-release/physics/lhcb-sees-new-flavour-matter-antimatter-asymmetry
http://lhcb-public.web.cern.ch/lhcb-public/Welcome.html#CPVcharm
https://theconversation.com/cern-study-sheds-light-on-one-of-physics-biggest-mysteries-why-theres-more-matter-than-antimatter-113947
https://indico.cern.ch/event/807176/attachments/1813407/2967809/CharmCPV_semina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