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小米此次的新技能又要让友商汗出如浆了_小米_赛道

小米此次的新技能又要让友商汗出如浆了_小米_赛道

南宫静远 2024-12-17 18:54:10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雷军年度演讲」也来到了第五次。

不过在机哥看来,这次的小米科技春晚有点特殊。

小米此次的新技能又要让友商汗出如浆了_小米_赛道 科学

它保留了咱们都很熟习的味道,但同时又端上了更多新技能和新惊喜。

熟习的地方就在于——

机友们都比较关注的手机,大小折双“机皇”—— 小米MIX Fold 4、小米MIX Flip,以及全面进化的Redmi K70至尊版。

它们的硬件堆料还是很足,性价比还是很高。

那不一样的地方又在哪呢?

有机友可能也创造了,小米这一次科技春晚所发布的各款产品上,搭载了多新技能。

在直播弹幕中也能看到,不雅观众们除了谈论常规的硬件配置。

更多的,也把把稳力放在了小米手机、小米汽车和小米工厂的自研技能和硬核科技上。

这次的新机,塞下了更多新技能

机哥还记得去年的「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就重点聊到过小米的高端探索之路。

本来我都以为,小米去年才开始探索高端和技能创新,是不是有点晚了?

但搜了一下干系信息才知道。

原来小米在更早之前,就把“新十年目标”定好了——

而看完前几天的「雷军年度演讲」之后。

估计很多机友都能感想熏染到,小米在软硬件层面,都端上了不少狠活。

就拿新鲜发布的大折叠屏——小米MIX Fold 4来说吧。

这机子的定位很明确啊:

最轻薄、最全能的大折叠屏

在很长一段韶光里,轻薄和全能是很难在折叠屏上共存的。

以是这几年来,手机厂商都在探索各种创新方案,给折叠屏“挖”出更多空间来堆料。

而小米MIX Fold 4,机哥已经拿得手玩了几天。

但我依旧忘不了,刚拿上手时的那种觉得——手感真爽啊...

机哥平时是把小米14 Ultra当主力机的,但我一拿起MIX Fold 4,那重量和厚度的反差立马就上来了。

展开后更离谱,厚度直接贴着Type-C口了。

实测下来,展开和折叠情形下的厚度,分别是4.59mm和9.47mm,重量也只有232g。

可以说是相称夸年夜。

而且这次边框改回了弧边,实际握持起来,手感是真的比很多直板机要好。

嘶...那机哥就更好奇了。

这折叠屏内部空间就这么点,在配置要全能不阉割的情形下,是怎么做到这么轻薄的?

于是我又回看了一遍发布会、查了更多资料。

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三板斧。

首先是龙骨转轴2.0,这回用了大量的超强钢材料,然后又优化了却构,把零件数量减下来了。

其余呢,机身内外部的材料也很影响重量。

你看手机厂商常常在超大杯上,单独做个素皮版本,就知道是啥情形了。

便是由于素皮比玻璃、陶瓷都轻。

但折叠屏用素皮后盖的话。

机哥不知道咋形容,反正这组合很奇怪...

好在小米也没有在后盖上强行上素皮。

它的思路是给电池仓、屏幕衬板这些地方减重,用上了碳纤维材料。

说普通点,便是到处找位置,“扣”空间和重量。

折叠屏内部空间就那么大,转轴优化一下构造,能腾一点空间。

然后机身架构换成碳纤维,又能减一点重。

末了这机子还真把厚度和重量,做到了跟直板旗舰差不多。

除了轻薄,它的日常体验和续航也很不错。

利用内屏播放一个小时1080P视频、刷一个小时微博、玩一个小时王者。

终极还有63%的电量。

这样的成绩,一方面是离不开,小米给它塞下的八颗自研芯片

包括4颗小米澎湃T1旗子暗记增强芯片、2颗小米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1颗小米澎湃P2快充芯片、1颗小米R1均流芯片。

芯片之间相互协同,减少功耗和拉高快充功率。

而另一方面,也是更加关键的——电池变大了。

机哥本来就没抱啥期待,毕竟你机子做薄了,电池还哪能随意发挥。

但浓眉大眼的小米,还是整了个异形叠片电池,强行多增加了260mAh容量。

这个也很好理解,折叠屏内部空间肯定是不规则的,可能这里空间大一点,那里空间又少一点。

而异形叠片电池的设计思路,就有点“自适应”内味儿了,照着内部空间的空缺,去设计电池形状就完事儿。

不过同一套手腕,就不能完备照搬在小折叠屏身上了。

毕竟小折叠手机的体验痛点,和大折叠完备不一样。

比如,如今大多数小折叠屏的外屏,都没啥信息交互和功能互动可言。

大多数情形下,还是得展开内屏利用。

那小米就整一个4.01英寸的大外屏,规格和内屏对齐。

外屏也针对做了深度适配,有超过两百个高频App可以直策应用。

比较于其他小折叠屏。

机哥这几天打开内屏利用的频率,还真的变少了。

而小折叠屏第二个痛点,便是性能了。

机哥玩过不幼年折叠机子。

它们在玩游戏的时候,都很随意马虎掉帧卡顿。

但这回小米不仅给它安排了骁龙8 Gen 3,还顺便堆了散热。

玩起王者吃鸡来,根本就不带怂的,帧率一条直线拉满。

作为消费者,谁都不愿意买个性能和续航有明显妥协的折叠屏对吧。

也不得不说,发得晚确实有后发上风,该给到的配置都给了。

有一说一,小折叠的影像配置,由于产品形态以是基本都有妥协,但是小米MIX Flip在小折中依旧排得上前列。

详细来说,小米MIX Flip后摄搭载了两颗徕卡Summilux镜头,一个主摄,一个2倍人像。

在2倍镜头上,给到了微距拍摄能力。

最少日常拍拍小猫小狗的大头照,或者静物特写都能知足。

总的来说,我以为小米是用直板旗舰的堆料规格,去做这小折叠手机的。

该办理的痛点办理掉,外屏利用率也拉满。

有点小折叠屏“版本答案”的觉得了。

除了手机、汽车,小米还有...

甭管是造手机还是造车,实在都涉及到一个良品率的问题。

特殊是找第三方代工厂生产产品。

那品控就更有种抽盲盒的觉得了。

之前就有宣布表示,印度产的iPhone 15外壳,良品率只有50%。

导致很多网友都在想,iPhone 16假如还是印度产的,就干脆不买了。

不过在小米这儿,就不用担心什么第三方代工品控的问题了。

由于它有事是真自己上啊。

这几年里小米就没闲着,造了三个自研智能工厂。

比如在2020年,小米在北京的第一座智能工厂就正式投产。

紧张用来全自动生产高端智好手机。

韶光来到2024年7月,新一代的小米手机警能工厂,也正式全面量产。

比较于“初代”,新的智好手机工厂的产能高了不少,年产能1000万台旗舰手机。

像是本月新鲜出炉的两台小米折叠屏,便是在新的小米手机警能工厂生产出来的。

再结合小米自研的“小米澎湃智能制造平台”。

工厂可以实现自感知、自决策、实行、自升级...

说人话便是,孩子终年夜了,已经学会自己干活,自给自足了。

小米的汽车工厂同样是在今年3月19日投产的。

产能拉满的情形下,每76秒就能下线一台小米汽车。

怎么说呢,自建工厂虽然前期投入本钱高。

但只有正式开始投产了。

小米手机和汽车等产品的产能啊,良品率啊,都会提升不少。

落实到我们消费者身上,最大的好处便是手机品控会更好。

毕竟售后换机,换零件啥的,都很摧残浪费蹂躏韶光,大家平时都很忙的,最好是一步到位咯。

小米SU 7 Ultra原型车:真正的数值怪

既然聊到汽车工厂,那就不可避免地,要聊到小米汽车本身。

恰好在雷总前几天的演讲中,就发布了一台重量级汽车——

小米SU7 Ultra原型车

不开玩笑,机哥第一眼看到这车,满脑筋都在飘过“狂拽酷帅”四个大字。

不过既然是Ultra为后缀。

机友们该当就能想到,它的软硬件堆料会非常狠。

首先是电机,小米给小米SU 7 Ultra原型车安排了1个V6s+2个V8s电机。

可以说是相称暴力...

而丧心病狂的自研和堆料,换来的便是高达1548PS的马力。

啥水平呢?

也就一个欠妥心,超越了一些千万级别的豪车。

至于电车的灵魂——电池。

小米则联合宁德时期研发了赛道级电池。

紧张是最大放电功率和低电量放电功率,有了明显加强。

为了更极致的速率呢。

小米SU7 Ultra还特意做了“极致轻量化”设计。

比如机身外覆盖件100%利用碳纤维材质,全车碳纤维利用面积多达15平方米...

这也让它的整车重量,只有1900kg。

更离谱的是,小米给这原型车,做了2145kg的最大下压力。

有机友可能很迷惑啊。

为啥一边把车子做轻了,又一边给它弄那么大的下压力?

像小米SU7 Ultra这种,赛道性能数值拉满的汽车,如果刻意减轻了重量,那像是过弯、刹停和高速行驶时,会很随意马虎失落控。

这时通过安装空气动力学套件,给足下压力,就能让车子既有极致的速率,开起来又很稳定。

总之这车子,是延续了小米一向的暴力堆料风格。

乃至堆料起来,比以往任何一款产品,更加丧心病狂,

可问题是:“一辆电车性能搞这么狠,是要干嘛啊?”

看了发布会后续才知道。

噢...

原来是要去(干翻保时捷)踢馆纽北赛道。

纽北赛道全称是“纽博格林赛道北环赛道”,全长20.83公里,一共177处弯道,落差高达304米。

由于“通关”难度高,充满寻衅性。

纽北赛道也被汽车厂商公认为“环球赛道综合性能测试的圣地”。

目前纽北赛道公认的王者,便是保时捷。

毕竟纽北赛道圈速排行榜上前30名,有一半是保时捷的车。

但大伙都懂吧,小米整这么一辆性能拉满的原型车,便是想去会一会老前辈们的。

操持是今年10月寻衅非量产圈速榜。

2025年量产车,正式寻衅纽北量产全速榜。

机哥还蛮好奇,到时候小米SU7 Ultra原型车,能跑出咋样的成绩。

小米真的彻底变了

以往很多米粉提起小米,可能脑海里想到的第一印象是产品性价比高,同样价位的产品,每每比竞品堆料更猛。

包括最近发布的Redmi K70至尊版,便是如此。

但这样的印象也每每很随意马虎让人忽略。

小米实在也在长期深耕底层技能,并老早就想好了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从早期的互联网做事,给各品牌的手机供应MIUI刷机。

到后面的“手机 x AIOT”计策,“小米杂货铺”的称号。

再到如今完成小米澎湃“人车家全生态”闭环,小米走了十四年。

至于新十年的小米,在小米13、14系列两代的连续成功,以及造车挤上牌桌后。

机哥以为嚯,它确实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更详细来说。

是从一个“厚道、性价比拉满”的品牌。

变成了在手机、汽车和AI领域都拥有硬核技能和自研创新的硬核科技公司。

作为一个小米产品用户,机哥也希望小米能一边保持产品的高性价比,一边探索高端。

终极能把各种好产品的价格打下来。

那便是咱们消费者,最喜闻乐见的事儿。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相关文章

循循善诱,易语言的力量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作为一种沟通的桥梁,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易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编程语言,以其简洁、易学、易用的特点,吸引了无...

科学 2025-01-03 阅读0 评论0

微信语言的力量,连接你我,传递温暖

在数字时代,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信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以其简洁、生动的特点,连...

科学 2025-01-03 阅读0 评论0

微博语言,社交时代的独特印记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微博已成为当下我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交平台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语言形式,微博语言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和社交互...

科学 2025-01-03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