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芯事重重— EDA的前生现代21——30多年来EDA市场格局变迁(上)_营收_美元

芯事重重— EDA的前生现代21——30多年来EDA市场格局变迁(上)_营收_美元

萌界大人物 2024-11-11 03:22:41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三巨子之一的 Synopsys 一贯在芯片设计全流程的整合之路上狂奔,无论是软件开拓、市场管理、客户发卖等等方面都在不断接管和整合。

另一家巨子 Cadence 的管理层在1997到 2008年之间换了四届,并购进来的公司管理层都陆续进入 Cadence 管理层,从而实现了人才的聚合,但要真正实现产品的整合,尚需优先整合管理和决策权。

芯事重重— EDA的前生现代21——30多年来EDA市场格局变迁(上)_营收_美元 互联网

Synopsys 从数字逻辑综合起身,一贯稳扎稳打,在 IP 和 SoC 方法学上布局十多年,从而有所收成。
Cadence 从仿照版图和物理设计起身,在追逐前辈工艺和良率的路上不断打磨,构建了自己的物理设计帝国。

Synopsys 就像EDA行业的苹果,而Cadence更像安卓。
反不雅观三巨子之一的 Mentor Graphics 更像传统的系统公司,由于它阔别竞争激烈的硅谷,终极投身于西门子集团也是情理之中。

14.1 了不起的“1%”

截止到2021年,根据ESD同盟、IPnest和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整体电子系统市场规模已经打破了1.8万亿美元。

得益于CAD事情站和EDA软件的遍及,以及晶圆制造能力的提升,集成电路在1980年代迎来了大爆发。
在1980年代初期,集成电路的总体市场规模刚刚打破100亿美元。

短短的十年后,总体市场规模已经实现了10倍的扩大,进入了千亿美元的级别。
到了2020年,集成电路的总体市场规模持续创造历史新高,已经打破了5000亿美元。

在这1.8万亿美元的市场中,半导体市场霸占6000亿美元,而晶圆代工市场又霸占了半导体市场中的1100亿美元。
而EDA和IP的市场规模,仅有140亿美元,比较EDA和IP所做事的全体电子系统市场,它的体量不及其1%。
正是这不起眼的1%,支撑起了全体电子设计和系统设备的市场。

如果EDA和IP一夜之间消逝,那么从第二天起,我们的电子科技市场将直接崩颓殆尽。
这就好比著名科幻小说《三体》中所描述的那样,人类在一夜之间被封锁了“电子设计”的科技,从此退回到上世纪60年代之前,在牛皮纸上徒手绘制版图。

从1985年起,总体的EDA市场规模一贯在稳步增长,常年保持了10%高下的增长率。
只管在2000年到2001年和2008年到2009年之间遭遇了负增长,分别是-2%和-11%,但都很快举头连续向前。

大约在1990年前后,环球EDA总体规模打破了10亿美元。
2007年旁边,环球EDA总体市场迎来了新的打破,达到了50亿美元。
截止到2021年,根据专业机构的预测,环球EDA总体市场规模将在2022年打破100亿美元。

EDA市场从10亿美元规模到100亿美元的规模,这10倍的增长用了大约30年的韶光。
这30年的韶光里,EDA市场的玩家越来越集中,能够成功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自2005年之后还没有新玩家涌现。

以本日EDA的市场格局来看,绝大多数的市场集中在了EDA“三巨子”手里: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Mentor Graphics)。

截止到2021年,Synopsys的年度营收是42亿美元,Cadence的年度营收是29.9亿美元,而被Siemens集团收购之后的Mentor Graphics已经成为其EDA部门,不再直接展示财务数据,但根据此前数据并结合当前市场趋势来说,2021年度的营收也该当在15亿到20亿美元旁边。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地区。
打消软件盗版的成分,中国地区已知的EDA市场中约95%被EDA三巨子所霸占。
以是,中国EDA市场的总体规模通过剖析三巨子的财务报告可以推测2021年的时候大约达到了10亿到12亿美元。

如果算上中国潜在的EDA市场机遇和现存市场,用100-200亿公民币的规模作为参考是比较合理的。
随着未来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努力,以及全体中国电子设计生态环境的品质提升,以每年15%到20%的增速来预测中国EDA市场规模也该当是合理而且故意义的。

14.2 30年以来的EDA市场情形

EDA三巨子中,上市韶光最早的是Mentor Graphics,上市韶光是1984年1月18日。
三巨子里第二个上市的是Cadence,于1987年6月15日。
Cadence由ECAD公司和SDA公司合并而成,个中ECAD公司的上市韶光被公认为Cadence的上市韶光。
末了一个上市的是Synopsys公司,上市韶光是1992年2月26日。

14.2.1 EDA 三巨子的总体营收变迁

从三巨子的历史营收走势来看,在1995年之前的韶光里,基本是Cadence和Mentor在决斗。
1992年后,Cadence的年度营收超越Mentor。
对付这个标志性的事宜,紧张缘故原由是Mentor自己的新旗舰事情站开拓进度掉队,巨大的研发本钱投入未能见效,因而错过了市场的需求窗口,终极只好通过裁员的办法来坚持财务平衡。

1995年之后,环球电信设备市场开始爆发,越来越多的固定和移动电子设备涌现,推动了芯片需求的快速增长。
因此,Cadence在此之后甩开Mentor一起狂奔。
与此同时,Synopsys依赖自己的产品定位和性能上风,借着数字集成电路市场的崛起,迅速超越Mentor而霸占第二把交椅。

进入新千年后,市场先经历了一波互联网泡沫的洗礼,再加上9·11胆怯打击对经济的打击,Cadence和Synopsys都先后经历一年短暂的下滑。
Cadence因此进入了一段营收的动荡期,乃至在2003年让Synopsys实现短暂地超越。

一方面,随着晶圆代工的兴起,前辈半导系统编制造工艺一贯在演进,其动力来源紧张是更高集成度的芯片需求。
高集成度的芯片一定因此数字电路设计为主的项目,因此对付功能仿真与验证、逻辑综合、时序剖析等等工具需求非常强烈。

另一方面,由于早期CMOS工艺的涌现,芯片量产的效率非常高,越来越多的芯片公司尝到了先发上风的甜头。

因此,一个芯片项目的开拓周期和量产上市韶光都被一个钱打二十四个结,宁肯多花更多的钱也要保住项目进度,以是必须通过更多的EDA和IP来实现快速开拓的目标,使得芯片项目的预算更多地向实际流程的早期倾斜。

以版图设计和仿照电路方向起身的Cadence,只管霸占了该市场的绝大部份,但在数字电路市场却很难与Synopsys直接竞争,特殊是Cadence发展IP的韶光要晚于Synopsys至少10年,错失落告终构IP和SoC设计方法学的窗口。
同样可惜的是,Mentor与Synopsys险些同一韶光进入IP市场,但未能坚持投入,因此在世纪之交错失落了机会。

不过,Mentor也阴差阳错地捉住了芯片生产制造环节的EDA需求,从而确保了它能跟随市场的脚步不断扩大营收。

然而,2008年的次贷危急比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来得更凶猛。
在最严厉的时候,Cadence的股价曾经一度跌到2美元附近,营收更是直接腰斩,险些与Mentor持平。
当时,为求自救的Cadence乃至提出收购Mentor来进行破釜沉舟的操作。

Synopsys和Mentor虽然也受到了次贷危急的波及,股票价格也经历了大幅下挫,但在营收上并没有被撼动。
由此,Synopsys在2009年营收大幅度超越Cadence而坐稳了头把交椅。

随着美元印钞的大大水,美股迎来了长期的牛市。
从那时起,EDA三巨子开始了稳健的发展势头,按照既定的增长操持一步步实现了营收的历史打破。

以Synopsys为例,在2006年完成10亿美元营收之后,又用了7年韶光,在2013年实现了20亿美元的营收。
然后,仅用了5年的韶光,Synopsys在2018年实现了30亿美元的营收。
在这之后,Synopsys又只用了3年韶光就达到了40亿美元的营收。

再看Cadence那边,营收的增长速率也呈现类似的趋势。
因此,这不仅仅解释半导体和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在飞速增长,同时也解释EDA三巨子在自己所处的市场中已经形成了绝对上风。

14.2.2 Synopsys的地区与产品线营收变迁

在Synopsys过去30多年的财报中,欧洲和日本地区的营收情形一贯单独拎出来展示。
例如,1998年Synopsys的年度营收是7亿美元出头,欧洲和日本地区分别贡献了1.28亿美元和1.1亿美元的营收,占比达到了17.8%和15.5%。
到了2018年,也便是30年后,Synopsys年度营收是31亿多美元,欧洲和日本地区的营收为3.7亿美元和2.8亿美元,占比已经低落到了11.8%和9%。
2018年之后,中国和韩国地区的营收均超过日本。
随后,日本地区的营收被并入了其它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和韩国)的统计中。

截止到2021年,中国地区和韩国地区给Synopsys贡献了5.6亿美元和4.3亿美元的营收,比较整年42亿美元的总营收,占比已经达到了13.3%和10.1%。
由此可见,在欧洲和日本地区营收增长乏力的情形下,中国和韩国撑起了亚太地区紧张EDA和IP的需求。

同样,北美地区作为Synopsys的大本营也一贯保持强劲的增长,并在2021年达到了19.5亿美元的营收。

不过,美国外洋的地区总体营收已经在2021年达到了18.1亿美元。
按照近五年的增长趋势来推测,Synopsys的外洋营收将很有可能在2022或者2023年的时候超越美国本土的营收。
从产品线的角度来看营收的分布,核心EDA产品始终是Synopsys最主要的营收来源。

在过去30多年韶光里,Synopsys的产品部门时有变革或重组。
曾有几年的韶光,Synopsys开辟了所谓的新业务产品线(New Venture)。
刚开始,这条线的产品并未尚不明确,但随着韶光的推移,针对半导系统编制造方向的产品有了一些打破。
于是,新业务产品线干脆更名为制造集团(Manufacturing Group),直到2019年Synopsys将其并入了核心EDA产品线。
另一条线是数字验证类产品线,该线在上世纪后期就已经存在,并且通过并购和重组不断扩展产品种类。
在2010年之前,承载本日Synopsys最主要的核心EDA产品线尚未组成,一贯因此数字设计类和数字验证类为根本,采取双线并行的发展办法。
这两条产品线的名字时有变革,但核心产品并没有太多改变。

例如,数字设计类产品线在早期叫Design Tool Group,后来更名为Implementation Group,再变革为Galaxy设计平台。
数字验证类产品线在早期叫Verification System Group,后来更名为Verification & Test Group,再变革为Discovery验证平台。
2009年,Galaxy平台和Discovery平台合并为核心EDA集团直到本日。
2019年,Synopsys干脆将前面那个“核心”给去掉,直接称之为EDA集团。

2010年开始,Synopsys的IP业务终于在十多年的布局下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2011年的IP与系统产品线的营收占比,从前一年的13%跃升到了23%。
从那时起,IP产品线的营收就不断扩大,营收占比从23%逐步爬升到35%(2021年)。
估量这个比例在未来还可能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从2014年起,Synopsys在软件安全领域开辟了另一个新沙场,通过之后收购的多少家公司,如BlackDuck、Cigital等公司,组成了软件安全方面的产品线。
这条产品线于2019年并入做事类营收中,使得做事营收一贯霸占总体营收10%的比例。

14.2.3 Cadence的地区与产品线营收变迁

从2002年起,Cadence开始在财报中统计并展示美国以外地区的详细营收情形。
在此之前,Cadence只是区分了美国和外洋的营收情形。
其实在上世纪末,Cadence的外洋营收已经和美国本土的营收相称。
这意味着Cadence在早期外洋市场的拓展比较成功。

这一方面紧张受到当时环球化的影响,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为了追求市场份额、效率、利润等等,将一些根本技能转移到亚太地区来实现或保持更高的利润。
另一方面,这些转移的根本技能紧张以比较成熟的仿照电路仿真和版图设计,以及PCB和封装设计等事情向亚太地区流入。
因此,这个过程使得Cadence在2000年前后几年的外洋市场得到了更大的市场份额与营收。

2002年往后,Cadence在财报里展示了欧洲、日本,以及亚太其他地区的营收情形。
不过,受到此前互联网泡沫和之后次贷危急的影响,可以看到Cadence在外洋的营收情形也随着天下经济而起起伏伏。
只管如此,外洋营收占总体营收比例仍旧保持在40%至50%附近。

2009年,Cadence走马换帅,临时掌管董事会的陈立武(Lip-Bu Tan)正式接任Cadence CEO,顶替了之前从英特尔公司招募来的麦克·菲斯特(Mike Fister)。
此后的十年韶光里,在陈立武的带领下,Cadence重新步入增长的快车道,各条产品线的营收都呈现平稳的增长。

2019年,Cadence在财报中开始单独展示中国地区的营收情形。
此时,中国地区的营收早已超越日本地区,达到了2.4亿美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10.3%。
全体亚太地区(含日本),在2019年已经达到了8.8亿美元,占比达到了37.5%。
随着中国和韩国市场的崛起,未来亚太地区的总营收比例还将不断提高。

中兴航的Cadence开始向数字设计和IP业务发力。

从2010年开始到2017年,Cadence陆陆续续收购了Delina、Altos、Tensilica、Cosmic、Evatronix、TranSwitch、Nusemi等等IP公司,大体上补全了IP的产品线。
不过,比较于Synopsys在IP业务和生态上积累了10多年,Cadence就算临时补全IP产品线也无法直接形成竞争上风。
由于,IP和EDA产品同样须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不仅仅要追逐的算法和协议,还要追逐更前辈的工艺。

可想而知,这里的前期研发投入也必须要有足量的担保,才能拿出实打实的产品来竞争。
2015年,Cadence在数字设计产品线上发力,开启了一轮产品和品牌更新操持,险些将所有数字设计类EDA产品名称更新为以“us”后缀的名字。

例如,逻辑综合工具从RTL Compiler改名为Genus,物理设计工具SoC Encounter改名为Innovus,功耗和电源完全性剖析工具EPS改名为Voltus,静态时序剖析工具ETS改名为Tempus,寄生参数提取工具QRC改名为Quantus,物理版图验证工具PVS改名为Pegasus等等。

不过,Cadence并非只是修正品牌名字,而是真切地在产品上进行了技能更新。
便是在这段韶光里,Cadence的Innovus物理设计工具在市场上击败了曾经不可一世的Synopsys IC Compier,逐渐霸占了数字设计流程中最关键位置。

实际上,从2012年起,Synopsys和Cadence就在ARM处理器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高端ARM处理器在高端手机上地位非常稳固。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智好手机市场的大爆发,作为核心部件的移动运用场置器(Application Processor)自然少不了ARM处理器的身影。
另一方面,高端手机处理器的需求也敦促着晶圆制造厂商在追求前辈的工艺路上不能有丝毫懈怠。

因此,以台积电和三星为主的晶圆代工厂展开了几十亿到上百亿美元量级的成本大战,力求抢到最前辈处理器的订单。

同样,Cadence和Synopsys也作为这些产品背后的“智库”,不断运送着最前辈的设计思想和软件工具,并在最前辈处理器设计端展开了全面的争夺。
为了比拼EDA工具的能力,双方不仅仅派出了最精良的芯片设计工程师,乃至连软件工程师也参与个中,为其定制EDA软件的功能。
终极,Innovus凭借易用性和兼容性,得到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事后来看,Synopsys从IC Compiler过渡到IC Compiler II的过程中,可能犯下了最致命的缺点。
IC Compiler是在收购并整合了Avant!的系列产品之后,通过一个统一的数据库格式MilkyWay得到了有益的成绩。
在IC Compiler II的开拓过程中,Synopsys险些是重写了所有代码而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新工具。
然而,问题涌如今两个软件之间的兼容性上。
IC Compiler II不能兼容IC Compiler的数据库。
这就导致用户在利用IC Compiler II后,一旦遭遇软件bug或者局限,很难快速切换回原来的IC Compiler。

因此,Cadence看准了这个韶光窗口,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和人力来优化Innovus的利用体验和效果,并在顶级客户身边以保姆式的做事赢得了信赖。
只管,Cadence赢得了物理设计领域的胜利,但在全体芯片设计流程上仍旧面临着重重困难。

从物理设计往前看,Cadence很难撼动Synopsys的Design Compiler在逻辑综合上的王者地位。
从物理设计今后看,Cadence更难撼动Synopsys的PrimeTime在静态时序剖析上的黄金地位。

2019年,Synopsys重整旗鼓推出了Fusion Compiler,将逻辑综合和物理设计之间的隔膜彻底打通,并以统一的数据库格式再次拉通和贯穿了全体设计流程,成为业内第一个推出RTL-to-GDS的全流程平台型工具。
Synopsys吸取了IC Compiler II的教训,而打造出来的Fusion Compiler到底能不能在物理设计领域扳回一城,只能留待之后去评说。

14.2.4 EDA研发用度占比为何高?

EDA巨子如何确保市场地位的领先?答案是必须足量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在技能上确保产品的上风。
回看EDA三巨子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随着营收的不断增长,研发投入也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2008年之前,三巨子的均匀研发投入占当年营收比例约25%高下。
到近些年,均匀研发投入的占比已经打破35%,逼近40%。
例如,Cadence在2021年的营收是29.88亿美元,整年研发投入高达11.3亿美元,占比约38%;Synopsys在2021年的营收是42亿美元,整年研发投入高达15亿美元,占比约36%。

比拟海内已经上市的两家EDA厂商,重比例的研发投入也是常态。
例如,华大九天在2021年的营收是5.8亿公民币,研发投入达到了3亿公民币,占比超过了一半。
另一家体量相对较小的概伦电子,2021年的营收达到了1.94亿公民币,研发投入也达到了8000万公民币,占比达到了41%。

那么问题来了,EDA研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呢?

首先,EDA研发工程师稀少而宝贵。
EDA三巨子基本席卷了绝大多数的现存EDA研发工程师。
他们绝大多数是硕士和博士学历,薪水也非常高。

从2020年到2021年,Synopsys员工总数从15036人增加到了16361人,增量是1325人。
在这16361人中,78%是工程师,个中大约一半的工程师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
2021年的Synopsys年报中表露,比较上一年度的研发支出的增量部分,有1.76亿美元给了新入职或收购来的员工,相称于这些人的均匀年薪在13.3万美元旁边。

当然,我们不能直接拿这个年薪算到每个员工头上。
可以预期的是,软件工程师的薪资报酬会逐渐提高。
特殊是中国地区芯片类工程师薪水的暴涨,不得不让EDA行业,乃至芯片设计行业的企业都要着重考虑用工本钱问题。

反倒是北美地区,干系岗位的薪水与十年前并没有明显的变革。
像英特尔这样的用人大户,也早在东南亚布局人力资源,将一些入门级的岗位放在东南亚等国家的紧张城市,试图消弭用人本钱的不断上升。

其次,为了把EDA软件卖到头部客户中,EDA公司也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来供应做事。
虽然,这部分工程师没有直接参与EDA工具的研发,但也绝对算是专家级用户。
这类工程师同样也是硕士学历起跳,薪水自然也不会低。
因此,弘大的研发团队和客户支持团队将霸占研发投入的一座山头。

另一方面,IP研发也须要花费巨额资金来进行产品验证。
虽然IP与EDA都可以称为软知识产权,但在客户心中IP核所须要具备的确定性和可靠性非常关键。
本日,我们见到的大部分数字芯片都是基于IP组合而成。
芯片设计厂商采购IP的目的便是加快设计周期,希望产品能早日上市。
因此,如果一款IP不仅出货量极大,而且经由了多种工艺项目的利用,均证明其可靠性,那么用户自然舍得费钱去进行购买。

在前辈工艺和高真个芯片开拓中,这个逻辑要更有效。
这样的项目常日在早期的工程一次性投入(NRE)都须要上亿美元打底,因此谁也不会去选择一款名不见经传的IP来利用。
以是,在发布IP之前,EDA公司或者纯IP供应商必须尽早进行试验性硅片验证,拿着真实的物理测试数据来解释自己的IP产品更加精良和可靠。
可想而知,这样开拓出来的IP研发用度很高,售价自然也不便宜。

末了,我们也须要打算一些用于研发的硬件设备用度。
这一部分可不单单是给工程师配上电脑和显示器那么大略,而是要搭建属于自己的IT系统。
无论是EDA软件,还是IP的开拓,都须要巨大的做事器资源池来构建数据中央。
这与芯片设计企业所用的IT环境和系统是同等的。

而且,为了在各种硬件配置下测试软件的性能,EDA企业也必须在各种性能和指标的硬件设备上进行测试,以还原或者仿照用户的IT环境。
当前,中低端做事器的价格可能在几万或者十几万公民币不等,而中高真个做事器会达到几十万公民币,乃至更高。
这些硬件设备的利用寿命3到8年不等,按照当前发展趋势,每年投入的硬件研发用度不但要覆盖硬件本身的更新,还要包袱新增的硬件需求。

像Synopsys这样拥有上百种EDA和IP产品须要进行更新和掩护,在研发硬件设备这里每年花掉上亿美元是大概率事宜。

14.2.5 次贷危急与Cadence栽跟头

30年以来,集成电路和EDA市场都在稳固向前发展,但过程中也不免有“杂音”,乃至涌现过“休克”。
如果说互联网泡沫只是敲响了警钟,那么次贷危急便是一次经济衰退的硬着陆。

在半导体领域,摩尔定律是推动发展的有效“公式”。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1965年戈登·摩尔提出预测的时候,适用范围只因此DRAM为根本。
DRAM作为半导体市场中的一个根本大类,它的内部构造比较CPU来说相对固定而统一,因此以DRAM为参考工具至少可以减少须要考虑的变量数。

2007年开始,以DRAM为主的半导体市场开始呈现供给过剩的情形,DRAM价格频频下探。
这本来也是正常征象,毕竟市场总是有周期。
环球这么大的市场,绝不可能像一台严丝合缝的仪器。
因此,到了2008年初,DRAM行情涌现了萎靡。
接着,各个半导体剖析和调查机构开始揭橥未来不景气的预报。
到了9月,雷曼兄弟溘然破产,推到了多米诺骨牌,引起了环球市场的连锁反应。
原来正处于下探回调的半导体市场,溘然遭遇重击,DRAM均匀价格直接腰斩。
之后10月到12月的韶光里,DRAM价格连续下跌。
因此,除了存储厂以外,其它的晶圆厂,乃至IDM厂商开始马一直蹄地进行减产。
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越生产就越赔钱。

同样的气氛也传染到了EDA市场,涌现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大衰退。
2008年到2009年之间,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显示,EDA市场萎缩了11%。
个中,Cadence所受的影响最大。

2008年12月,Cadence报告其第三季度营收仅为2.32亿美元,比较上一年同期低落了42%。
同时,在这期报告中,Cadence还指出了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营收打算涌现偏差,经由改动之后,又减少了3800万美元的营收。
此前,为了稳住古迹预期,Cadence乃至在9月份进行了罕见的裁员,总计裁撤了600多人。

2007年年报显示,Cadence在日本地区的收入达到了3.4亿美元,而2008年年报显示日本地区的营收锐减至2亿美元旁边,随后在2009年的报告显示已经退化到了1.5亿美元。
从那之后,Cadence在日本地区的营收一贯在1.5亿到2亿美元之间徘徊不前。
2021年,Cadence年报显示日本地区营收也只有1.85亿美元。
这个水平和2001年(20年前)日本地区营收保持同等。

比较2021年中国地区3.78亿美元的营收,日本地区已经不在同一个比拟层次了。
不过,日本地区也只是衰退中的一极。
从绝对的衰退量来看,还是以美国本土为主。
2007年,Cadence在环球的总体营收是16亿美元。
个中,美国地区营收是7.8亿美元旁边,到了2010年,该地区营收下滑到了4亿美元,相称于跌去一全体日本地区顶峰期间的营收。
经由这次大衰退,Cadence再次回到环球16亿美元营收已经是2015年了。

除了营收的变革,员工数的变革也能解释行业的衰退。

根据2008年EDA同盟的剖析显示,截止到2008年第四季度,环球EDA公司的员工总数由于裁员低落了3.1%,个中绝大部分被Cadence的裁员所霸占。
同时,该同盟表示相对付其它EDA产品,尤其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和版图检讨的产品比较去年同期的交易额低落了32.7%。
这两个板块的EDA产品紧张供应商正是Cadence和Mentor。

其余,EDA同盟也提到,PCB设计和仿照设计等板块也低落了11.6%。
这个两个方向的产品也基本都来自Cadence。
不过,该同盟强调了半导体IP的市场反而增长了7.6%,这正是Synopsys的强项,而且设计做事的干系收入也有所增长。

以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在芯片设计流程中,越靠流程前段的EDA产品,越能抵抗经济周期带来的压力。

对付无晶圆芯片设计企业或者IDM厂商来说,一旦下单生产某款芯片,已经被制作出来的晶圆是没法复原的。
当经济衰退或者需求疲软的期间来临,晶圆厂和IDM厂作为春江里的“鸭子”,对付环境冷暖的反应是最早的。
如果它们开始预警要减产,那么上游的芯片设计企业也将面临项目的缩减。

因此,这些芯片设计企业对付流程后段的EDA需求会急剧低落。
不过,周期总归是周期,有衰落就会有反弹。
芯片设计企业也一样会有大有小,有提前预警并调度运营操持的企业,自然也有现金流濒临断裂的企业。

常日来说,除非濒临破产,大部分的芯片设计企业就算不进行项目投产,也要担保一定的研发强度。
例如,迭代和优化逻辑设计、做一些自己能节制的IP、重整一下设计流程、引入一些新的EDA产品等等。
只要不是真的去投产,这些操作都可以在有限的预算范围内让企业连续提升研发能力。

除了产品定位和经济环境的缘故原由以外,Cadence这次严重衰退和当时的CEO麦克·菲斯特脱不了干系。
1988年Cadence成立时,由约瑟夫·科斯帝罗作为CEO来掌舵。
1997年,科斯帝罗因厌倦了与Avant!公司无休止的知识产权诉讼而辞职。
临时顶替科斯帝罗的是杰克·哈丁(Jack Harding)。
他是当时Cadence收购Cooper & Chyan Technology公司的CEO。

不过,哈丁没做多久CEO就被当时的CFO 雷蒙德·宾汉姆(Raymond Bingham)取代。
宾汉姆之前是酒店管理出身,对半导体和EDA没有特殊深刻的认识。
因此,Cadence的董事会还是在不断寻觅真正的CEO天选之子。
2004年,Cadence找到了时任英特尔做事器部门的总经理麦克·菲斯特(Mike Fister),并花了大价钱招募过来做CEO,希望能利用他的影响力和人脉为Cadence开拓市场。

然而,菲斯特上任之后急速推翻了上一任CEO尚未构建完成的收购操持,还将董事会中最富有远见的吉姆·霍根(Jim Hogan)赶了出去。
只管,Cadence总体古迹还在稳固增长,但菲斯特高调的行事风格与Cadence之前的几任管理层完备不一样,乃至建立了专门为他做事媒体宣扬团队。
为了不断制造出爆点,菲斯特在2007年试图将Cadence出售给私募股权基金。
这次交易失落败之后,菲斯特还在2008年早期对Mentor Graphics提出了恶意收购。

只管,菲斯特认为自己的出价已经很高,但仍旧遭到了Mentor方面的直接谢绝。
这两次的失落败,让菲斯特再无颜面留在Cadence。
经由菲斯特的一番折腾,Cadence内部已经民气惶惶。
随着2008年纪迹的低迷和次贷危急的来临,所有的压力在一瞬间被开释出来。

Cadence董事会决议将菲斯特为主的全体管理团队全部裁撤。
新组建的Cadence临时CEO团队在陈立武的带领下破釜沉舟,将各种运营和计策问题都直接暴露出来,彻彻底底地把Cadence翻了个新。
从Cadence在2008年到2009年的衰退来看,可以说有时,也可以说是一定。
总结起来,无非是人、物、事,三者的叠加。

CEO的频繁改换让Cadence始终无法贯彻一套计策,仍旧在原来的产品线上进行修补,眼力始终没有落到IP这边。
加上次贷危急的重击,Cadence一下子被击昏,失落去了对事态的掌控。
好在Cadence选择了陈立武,作为一名专业的科技领域投资人,从而造诣了此后的复苏和新的辉煌。

标签:

相关文章

网卡DM9000裸机驱动开拓详解_存放器_网卡

每一个网卡都有一个被称为MAC地址的独一无二的48位串行号,它被写在卡上的一块ROM中。在网络上的每一个打算机都必须拥有一个独一无...

互联网 2025-01-18 阅读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