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看到,图中的芯片共有四款,澎湃S1就不用多说了,这是小米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自研量产芯片,定位中高端。
在2017年初发布的小米5C,搭载的便是这款芯片。
但由于采取了28nm工艺,在功耗方面掌握不太空想,卡顿也比较明显,体验并不友好。
值得把稳的是,图片上还涌现了的澎湃S2实物。
据悉,澎湃S2其实在2018年就成功实现小范围量产,但终极还是没有发布。
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两款新东西,分别是"松果低功耗蓝牙音频芯片U2"和"窄带物联网芯片U1"。
看来,小米不仅仅只在手机芯片上做努力,未来在芯片领域还会有更多更大的动作。
纵然官方表示还没有放弃芯片的研发,并且在2018年还进行过重组,但三年过去了,我们还没有看到任何。

即便如此,小米芯片一定不会短命,毕竟拥有自研芯片的能力,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证明。
实在小编也很希望,在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国产厂商拥有自研芯片的能力。
虽然起步阶段一定十分困难,但只有靠着不断的努力,才能逐渐被用户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