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ISSCC收到环球共873篇投稿论文,终极仅有234篇论文入选,每篇论文都代表着当前芯片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东南大学共有6篇论文入选,入选论文总数位列内地第2名。
ISSCC国际固态电路会议由IEEE固态电路学会(SSCS)举办,是天下学术界和工业界公认的集成电路设计领域最高级别会议,被认为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芯片奥林匹克大会”。
始于1953年的ISSCC常日是各个期间国际上最尖端固态电路技能最先揭橥之地。每年吸引超过3000名来自天下各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参会者。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在当今科技风云变幻的时期,芯片技能已经成为环球竞争的焦点,是天下各国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研究领域。这次东南大学6篇论文被ISSCC任命,充分彰显出学校走在芯片领域前沿的科研能力。
长久以来,东南大学始终秉承“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聚焦国家重大发展计策需求,面向天下科技前沿,发挥“双一流”高校的模范浸染,积极开拓创新,为科技强国的发展培植添砖加瓦——
顾忠泽教授团队自2012年起开始器官芯片干系技能的研究事情,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并已在疾病建模、药物筛选、航天医学等领域运用,干系成果获《科技日报》《公民日报》等央媒关注。个中,团队研发的人工血管芯片被用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在轨实验操作,这不仅是我国首次在空间站在轨履行的器官芯片项目,也是国际上首例人工血管组织芯片研究。
从3G、4G到如今的5G、6G,尤肖虎院士团队长期从事通信领域科学研究,曾荣获国家技能发明一等奖等多项名誉。今年1月,团队研究成果“高线性度、超宽带5G毫米波相控阵收发前端芯片”荣膺2022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
此外,还有中国通信学会2023年度会士王志功教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金石教授等浩瀚名师荟萃于此,潜心芯片领域的技能研究,持续攻坚克难,办理“卡脖子”技能,为推动干系领域的发展进步雕琢前行。
纵不雅观发展打破的每一步,除了一位位科研事情者夜以继日、精益求精的费力付出,同样离不开前辈科研平台的支撑与保障。
近年来,东南大学不断加强科研平台培植,优化和完善科研创新体系。目前,学校共有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能创新中央、移动信息通信与安全前沿科学中央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助力学校师生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打破技能难关,向着科技发展制高点进军。
“芯”火相传,笃行不怠。未来,期待更多东大师生一同集智攻坚克难,勇攀科研高峰,让越来越多的东大成果闪耀天下科技舞台,书写更精彩的创“芯”篇章!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大信息官微、东南大学官网、东南大学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