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时期的到来,无论是风起云涌的光通信市场,还是不断得以开释的数据中央市场,亦或是海量需求的消费电子市场,都离不开光传输系统的“心脏”——光器件的加持。个中,光芯片处于家当链最核心位置。
每年封装、测试1亿颗光芯片,客户覆盖美、日、韩等地的有名芯片企业,海内客户慕名而来……对付一家科技型创业企业而言,盛为芯的发展彷佛有些“不走平凡路”。盛为芯创始人邱德明先容说:“像2018年、2019年初的时候,差不多90%的需求是来自于硅谷的。到2020年由于疫情,美国的订单需求不才滑。以是我们从2020年开始,海内的订单需求增长比较快。”
盛为芯创始人邱德明

成立于2016年的武汉盛为芯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武汉光谷,是我国首家专门供应光芯片检测及封装的科技型企业,业务覆盖从2.5G到25G的光芯片百口当芯片。短短五年的发展,盛为芯已成为该细分领域当之无愧的“领跑者”。而这统统的出发点,还要从邱德明的第一段创业经历提及。
大学毕业后,怀揣着2万元的邱德明靠着代理大型国际厂商的芯片,赚到了“第一桶金”。这期间,邱德明还敏锐创造,芯片市场的每一次缺货彷佛都与行业封测产能不敷有关,“由于芯片一个便是我们常说的晶圆,一个晶圆出来大概会有几万颗芯片,但是晶圆出来了往后,这几万颗芯片须要一颗一颗的去封装,也便是说它的这个量是一对几万的一个关系。以是每一次芯片大批量市场须要芯片的时候,就会涌现缺货,很大的缘故原由是由于被卡在芯片的检测和封装上。”
原来,节制芯片研发的核心技能、轻资产运作,是不少芯片公司的发展策略,而在光芯片制造与封装测试这一重资产领域,“玩家”数量明显较少。瞄准这一市场瓶颈,2014年,邱德明二次创业,以光芯片的封装测试为切入点,拉团队、搞研发。
光芯片封测设备的开拓,涉及机器、电气、软件、光学等多学科交叉领悟。邱德明先容,经由近2年的专一研讨,团队的早期成果在2016年美国某展会上吸引了浩瀚目光,“硅谷有很多芯片的公司都比较感兴趣。我们的测试的底层的原参数都有几百项。然后对付这些参数要衡量你是否够全,这是第一。还要衡量你是否够准。别人测的1,你是不是测的1.2还是测的0.8,这个是很主要的。”
盛为芯生产车间
据理解,环球有名封测设备制造商大多集中在日本,一台设备动辄200万起步。邱德明先容,当时,市场上以芯片厂商自购设备封测的模式为主;此外,随着芯片的更新换代,还需不断购置新的设备。这些对付芯片企业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盛为芯的涌现,则给了行业新的选择,“我们是用自有的设备去帮客户测试,以是相对上风比较大。光芯片一款芯片的大批量在市场上利用的韶光大概是5年旁边,大概便是日本的设备可能只能用10年以内,它可能就要被淘汰了,我们肯定便是20年以上。”
从创业初期的“小试牛刀”,到后来的不断“加码”,目前,盛为芯近17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有100多台封测设备,个中70%为自主研发。盛为芯创始人邱德明说,节制核心技能,“让大象舞蹈”,才是重资产企业的制胜之道。“对付没有核心设备技能的公司来说,你只能去不断地去买新的设备来知足芯片哀求,这样会造成大量的设备的闲置摧残浪费蹂躏。对付我来说,由于这个设备是我自己的,我可以通过升级、通过改造,用这台设备去做多款芯片的产品,重资产就会灵巧很多,重资产就会变成相对的轻资产。”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环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光器件市场份额约占环球25%至30%。作为技能密集型行业,光芯片在光器件的本钱占比一贯居高不下,位于30%-60%之间。然而,海内能够生产光芯片的企业不超过10家,实现量产的只有5家旁边,个中大多数只能大批量生产低端芯片,仅有少数厂商可以生产中高端芯片,但产能有限,市场占比不敷1%。
邱德明说,芯片家当的发展,除了要不断补齐在核心技能研发上的短板,也要强化我国在制造业领域的深厚上风。邱德明希望,“在芯片后端、器件前端,盛为芯在家当链中,可以帮助光芯片厂商降落制造本钱、从而使其专注于技能研发。”据理解,公司今年准备向光谷东“进军”,为光谷的“光芯屏端网”万亿家当集群助力。“我们在光芯片领域里面,也是朝着目标,像台积电一样,我们不但要能够去供应做事,而且要有设备的核心技能能力,这样才能够去真正的应对市场的变革和新的需求,也能够去实现更低的本钱去办理客户的问题,否则就会非常的被动。”
自2016年景立以来,盛为芯依托技能上风,已完成2轮融资。新一轮融资正在洽谈中,规模达亿元。
湖北台:夏晓青、通讯员:陈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