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段韶光咱们写文章谈了中俄第二批苏-35SK型歼击机的军贸问题,文章下面的评论笔者看了,好些读者都在抱怨“没想到我们从俄罗斯买的苏-27都退役了,还得问“毛熊”要最新的苏-35SK”——中俄苏-35SK的军贸笔者在上一篇文章中说的很详细了就不再赘述。
本日我们重点来谈这个问题:中国到底向俄罗斯采购了多少架苏-27SK/UB的成品机,这些飞机技能状态如何,是否真的犹如传闻所说的那样,“寿命很短,早都已经没法利用了”?
中国一共采购多少架苏-27?

咱们先说一说中国到底向苏联/俄罗斯入口了多少架原装成品苏-27型战斗机。由于众所周知的成分——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空军内部激情亲切倡导苏-27型战斗机军贸的是时任中国空军副司令员的、传奇式的林虎中将。
另一方面得益于各种各样、利用了诸多添油加醋桥段描述苏-27采购案的报告文学,中国空军入口苏-27型战斗机这一在空军建军历史上具有划时期意义的历史事宜在经历了29年的风云后已经越来越有都邑传说的特色了。
中国采购的第一批苏-27
实在历史的本来面孔很大略,把它细细剥开往后没什么好说的,大家只要记住这样几个节点便是了:1990年6月中心军委常务会颠末议定定向苏联采购苏-27型歼击机,全体采购工程也因此代号“906工程”。
1990年10月苏联分管部长会议副主席率团访华并于11月1日签署了《中苏政府间军事技能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纪要》(简称《纪要》),基本敲定了中苏之间苏-27型战斗机的采购条约。
1990年12月28日中苏双方正式签订了采购苏-27S型战斗机与苏-27UB型双座教练机的采购条约,首批供货条约24架,意向采购条约另有24架,合在一起,一共48架苏-27型,这便是全体“906”工程在苏联解体之前的故事。
条约虽然签了,但是实际实行的过程中与条约规定的条款还是有些偏差的——比如首批供货条约,只管条约规定的供货数量是24架,但苏方(实际交付的时候已经是俄方了)先期交付了2架苏-27UB给中国空军熟习装备和开展预先演习,而后才开始履行条约,因此首批装备苏-27型战斗机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当然军改之后都已经团改旅了)实际上拿到的是26架苏-27SK/UB型战斗机,个中20架是由共青城制造的苏-27SK型,6架是由伊尔库茨克制造的苏-27UB型。
中方采购的第二批苏-27
26架飞机得手后,1992年底北所总师李明就已经写信给时任军委副主席的刘华清年夜将哀求引进苏-27型飞机的生产线,并哀求同步引进配套的AL-31F型涡轮风扇发动机。
1993年4月份军委就批准了整机引进苏-27生产线的“934”工程,开始了苏-27国产化的进程——但是“934”工程与俄方形成的拉锯反而使得“906”工程提到的第二批意向条约有咕了的迹象:我方坚持哀求俄方转让生产线,俄方只赞许供应整机成品,双方从1993年拉锯到1994年,眼看第二批苏-27的条约就要飞了,以是末了中俄双方各让了一步,俄方赞许向中方转交苏-27型战机的生产线及全部生产技能资料,中方赞许把1990年签署的条约全部履行完毕,再订购22架整机装备给第二个航空兵团。
这便是我国弄到的第二批苏-27型战斗机,个中包括有16架苏-27SK型战斗机和6架苏-27UB型战斗机,这批飞机被全部装备到了当时镇守中国南大门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军改之后已经团升旅了),也便是军宅嘴里的“南霸天”,1996年完成了接装事情。这便是中国空军手里面的第二支苏-27部队。因此,截止1996年底,中国空军手里一共有48架苏-27SK/UB战斗机。
1999年采购的第三批苏-27
由于中俄双方谈的“934”工程只涉及到单座型的苏-27SK型歼击机,没有入口苏-27UB双座教练机的条约,伴随着苏-27SK散件/毛坯件组装事情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苏-27SK/歼-11型战斗机开始进入空军部队服役,空军前期入口的少量苏-27UB型“同型教”也开始变得不足用了。
因此1999年中国空军又同俄方签订了第三批苏-27型战斗机的整机采购条约(也有传说这批飞机是俄方作为债务冲抵硬塞给我们的)。
有所不同的是——这次入口的全部都是伊尔库茨克生产的苏-27UB型战斗机,一共有28架,这批飞机全部装备给了驻守“火锅之城”的空军航空兵某团。同时,伴随着歼-11型战斗机的批量装备部队,这批苏-27UB也在不断向外移交,终极该团的苏-27型战斗机的体例表同其它各团基本保持同等。
到此时,中俄之间的苏-27整机入口的军贸条约才发布结束,一共有36架苏-27SK型,40架苏-27UB型,这便是空军全部的原装苏-27。
这三批苏-27的技能状态如何?
在入口的这3批苏-27型飞机中,第1批20架苏-27SK与6架苏-27UB基本上坚持着苏联自用型号1990年的技能状态;第2批16架苏-27SK则升级到了1995年的第39批次技能状态,6架苏-27UB则坚持1990年的技能状态不变。
不过,这几批飞机的总体性能比较靠近,RLPK-27型火控系统均以N-001型火控雷达(也便是军迷嘴里的倒卡神机)和TS-101火控打算机以及OLS-27型光电雷达为核心,只不过1996年拿到的39批次将雷达天线升级为N-001P型,优化了TWS能力(当然以苏-27SK的火控系统打算能力,这也就算是个画饼),整体性能也就堪堪和美军80年代还没进行PSP升级的F-15C打个平手。
值得说道说道的是1999年拿到的那第三批苏-27UB——我们都知道“三哥”在90年代末期苏-30MKI还勾留在纸上的时候同样从伊尔库茨克拿到了一批“先导型”的苏-30K,一共18架,实际上这批有限升级的苏-30K型战斗机的技能状态跟卖给我们的苏-27UB型战斗机极为靠近,都可以为RVV-AE型中距弹、Kh-29M等小型空对面武器供应勾引。
因此你说我们拿到的这28架苏-27UB实在便是苏-30K也没错。只不过当时的中国空军比较务实不整这些虚的,可靠性和勤务性好就可以,而觉得上当受骗了的三哥不出意外在拿到了真正的苏-30MKI战斗机整机后就把这批苏-30K给扔了。
采购的苏-27战斗机寿命怎么样?
末了说说苏-27SK/UB型战斗机的寿命问题,我们都知道很多苏-27型战斗机“寿命短”的段子,从里面还演绎出各类不靠谱的说法,诸如说什么“苏联军队的装备培植是面向实战的,实战中根本用不了那么永劫光装备就要报废了”——装备寿命太短的话只会给平时的战备与演习徒增难度;
再比如说什么“苏-27的机体寿命只有2000小时,美国人的F-15动辄能做到上万小时”——实在不然,苏-27型战斗机所谓的“寿命短”,很大程度上这口锅要扣到苏联的航空材料剖析与构造件疲倦寿命剖析不完善的头上。
在苏联设计苏-27的时候,比较较西方已经普遍在整机寿命打算上引入标准型试验和基于有限元剖析的定量仿真,苏-27的定寿还是苏联人的老一套——比较粗糙的理论打算加上比较特化的构造试验。
因此末了设计部门也没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那个所谓的“2000翱翔小时/停场寿命15年”也并不是终极的日历寿命,只是设计局给的预估值,意思是这飞性能用2000翱翔小时、停场15年而不会有任何问题。
但是伴随着构造补强与改换一些到寿部件,尤其是利用新的定寿模型后,苏-27型战斗机的实际利用寿命比这个预估的“2000小时/15年”要长得多——实际上到2000年共青城搞出来苏-30MKK的时候,通过构造补强等方法这个数值就已经提升到了“4000翱翔小时/停场寿命25年”了。
至于中国空军手里面的那36架苏-27SK和40架苏-27UB,笔者可以很负任务地说,最少在2018年中俄联合军事练习中,第二批入口的苏-27SK还参加了军事练习,上演了一出“远嫁他乡22年一朝回外家”的戏码。
而1992年装备部队的苏-27SK只管确实有部分已经退涌现役,但是其实际利用寿命普遍都达到了4000小时/停场25年以上;至于1999年入口的苏-27UB,目前的实际利用寿命也都达到了4000小时以上,而且这些飞机的技能状态都还比较良好,最少在2到3个空军航空兵旅里面依然在正常服役。估计在退役的时候可以飞到5000小时/停场25年。
因此,往后咱们再也别说什么“中国空军买的苏-27全部退役了”——没有的事,人家飞的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