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炒热”芯片需求
AI芯片,也被称为AI加速器或打算卡,是专门用于处理AI干系打算任务的芯片。它们是构筑算力的主要基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8月19日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白皮书显示,我国算力家当保持高速增长,个中人工智能算力在全体算力构造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5%。我国算力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数据中央机架数量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受大模型热潮影响,智算算力市场的需求兴旺。”北京超级云打算中央技能CTO甄亚楠对公民网财经表示,当前干系的算力做事器呈现持续紧缺状态,配货周期偏长。做事器制造商普遍估量要等待6个月以上才能得到最新的GPU,而GPU的供应短缺情形至少会持续到明年。
不仅供应紧张,价格也节节攀升。以目前较为主流的英伟达A100 GPU为例,大模型的单次演习哀求至少百卡、千卡规模。依据当前市场价格,培植1000卡GPU规模的算力集群本钱可达2亿元。
在大模型培植正酣的同时,人工智能技能与康健、教诲、交通等其他领域的交叉领悟也逐渐加深。华大基因高性能打算研发总监王浩灵表示,基因行业对算力的须要不断增长。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大型措辞模型的加入还将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剖析效率。”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将算力比作电力,视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燧原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立东认为,大模型算力需求将进一步驱动AI芯片的研发,“如今的AI芯片,不仅要高性能、高带宽、高存储,而且要高通用性、高效分布式打算,高效集群互联。”
国产AI芯片市场:寻衅与机遇并存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海内智能算力的发展,特殊是适用于大模型演习的算力,与环球算力发展趋势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
甄亚楠坦言,算力的短缺不仅会削弱人工智能算法的繁芜度与性能提升、延缓模型演习速率、约束运用支配规模,更会阻碍人工智能技能的发展,“许多创新的算法和方法须要大规模的打算资源来验证和改进,缺少足够的算力将限定研究职员的创造力和实验空间,从而阻碍人工智能技能领域的进一步打破。”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算力芯片的市场格局紧张由美国公司英伟达主导,其霸占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一贯保持着无可匹敌的竞争上风。然而,随着美国对高性能芯片出口限定方法不断加强,英伟达最前辈的A100、H100芯片无法在海内发卖,定制版A800和H800又缺货严重,在这种情形下,国产AI芯片肩负起补充市场空缺的主要义务。
据公民网财经不完备统计,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华为等互联网巨子公司已加快AI芯片的自研步伐,并在各自的云平台上率先试用。与此同时,一些初创公司则从芯片的底层架构设计入手,试图通过“弯道超车”捉住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创立的AI芯片设计商墨芯凭借双稀疏化算法技能,通过软硬件结合为AI打算模式和芯片架构带来了颠覆性创新,取得了比国际主流GPU产品更好的测试成绩;2017年创立的鲲云科技自主研发了环球首款大规模商用的数据流AI芯片,用更少的芯片资源实现了数倍的实测性能,摆脱对最新制程工艺的依赖。
但须要指出的是,目前,国产AI芯片在大模型推理方面表现相对出色,而在门槛更高的大模型演习方面仍无法与英伟达的通用GPU相媲美。
中国电子技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表示,海内产品的软硬件以及面向不同场景的生态落地仍须要进一步完善。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性能方面,英伟达相继推出了A100和H100,打算性能大幅提升,海内AI芯片演习产品与其差距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实际利用中的性能差距更大;在生态方面,英伟达GPU配套的CUDA软件生态系统广泛运用,海内AI芯片面临着“要么兼容一个不开源的生态,要么从零开始自建生态”的两难选择。
详细而言,国产AI芯片普遍存在软件栈不完善、适配周期长、性能差距大、可靠性须要验证等问题,这导致海内企业对其采取的意愿不强。此外,生态系统和自主工艺等难题也有待打破。
“只有办理了这些问题,国产AI芯片才能真正被广泛运用起来。”天数智芯董事长兼CEO盖鲁江说。
国产AI芯片该如何发力?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AI芯片家当,发布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营造良好家当环境,在技能创新、项目培植、资金保障、标准制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扶持,为我国AI芯片发展打下了政策根本。
从家当角度看,乐不雅观地说,国产AI芯片可谓正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萌发阶段,各主体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探索适宜的发展道路。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任鹏举推断:随着人工智能走深向实、真正与行业逻辑深度领悟并广泛赋能,在数据中央侧,AI芯片会连续坚持协处理器或者加速器的形态;在终端运用侧,AI终极会收敛为一个关键成分,发展为异构或者超异构芯片的形态。
如何进一步提升国产AI芯片竞争力?多位业内人士提出建议:要鼓励更多企业和社会成本进入AI芯片领域,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半导体事理、材料等根本研究投入,推动多学科的交叉领悟研究;加快工艺创新进步,构建本土供应链体系。
尤其是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短缺问题不容忽略。任鹏举坦言,“纵然每年有近20万集成电路干系专业高校应届毕业生,但加入这个行业的却仅有五分之一。”他建议采纳相应方法以提高行业吸引力:一是鼓励高校和企业建立长期互助伙伴关系,供应奖学金和入学机会以勉励学生毕业后从事该行业;二是借助人工智能技能提高芯片设计能力,吸引善于软件和算法的专业人才投身于集成电路行业,进一步推动国产AI芯片发展。
赵立东认为,推动国产AI芯片发展,便是为了有更加充足、更加便捷、更加平价的算力,从而实现真正的算力普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赖创新的芯片架构和开源的家当生态。
盖鲁江建议,应协同各方加快制订自主标准,进一步扩大国产通用GPU支持的开拓框架、操作系统、算法模型、业务运用以及社区开拓者的范围,建立起自主生态圈。
陈大纪表示,产学研用各单位应以人工智能技能与家当领悟创新为导向,聚焦家当智能化场景创新需求,研究、开展与场景结合紧密的智能芯片干系的标准需求,并以标准为依托,共同培植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支撑环境,探索多元主体互助的场景创新新机制,通过助力场景创新,不断将运用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协力促进我国AI芯生态培植。
来源:公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