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编辑 | 陈小同
在新能源汽车发达发展的带动下,车规级芯片市场近年来快速增长。但如今部分汽车制造商开始考虑扩大利用非车规级芯片。
据媒体宣布,出于本钱考量,一些汽车厂商正在考虑更多采取消费级或商用级芯片来取代车规级芯片。在一些不主要的系统,如车载娱乐系统和显示屏利用的DDI驱动芯片,由于不会影响到驾驶安全,可以改换为非车规级芯片。

从基本的电力掌握到高等驾驶赞助,汽车干系功能的实现都须要依赖电子芯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每辆传统燃油汽车所需芯片数量为600至700颗,这一数字在电动汽车上提升至1600颗,随着智驾进阶还将持续攀升。
由于汽车电子对元件的抗震性、稳定性和适用温度范围哀求更高,车规级芯片价格常日较运用于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的消费级芯片本钱赶过20%。意法半导体中国指出,当前电动汽车单车半导体器件代价约在1500至2000美元。
一位合伙品牌的汽车软件工程师见告界面新闻,大规模量产落地的难度也是抬高售价的核心成分。“汽车芯片开拓须要至少3年韶光,公司须要反复验证芯片的性能以担保利用安全。”
叠加2020年伊始的芯片短缺影响,汽车制造商在过去数年间不得不连续加价争夺车规级芯片订单。零件短缺导致的本钱上涨、产量低落令汽车公司古迹承压。进入2024年,缺芯的后续影响仍未完备消散。
除本钱成分,当前车规级芯片与消费级芯片在体验上仍有差异。以当前最前辈的车机芯片高通8295为例,该元件是2021年消费级芯片骁龙888的车规级版本。驾乘者在智能座舱中对高清显示和操作体验感的哀求与手机相似,这也匆匆使更多制造商转向。
部分汽车公司已经将消费级或商用级芯片运用于不涉及驾驶安全的系统,如车载娱乐系统和显示屏等。一个范例的例子是比亚迪,过去几年在大屏中控主机中利用了多款型号的高通非车规芯片。特斯拉采取的AMD芯片也属于消费级。
据宣布,由于紧张客户并未透露是否会将芯片运用于汽车行业,台积电、联电、力积电等芯片代工厂难以按照终端市场准确分类。汽车制造业短期或将连续采取包含车规级、普通商用级和工业级芯片在内的多种元件。
制造商还须要进一步弥合不同芯片来带的利用差异。在非车规方案目前主打的中低端市场,部分车型的车机涌现黑屏、宕机等问题,对用户体验有一定影响。
芯片类型差异或在长期利用过程中被放大。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多数消费级芯片的利用寿命在3至5年,但车规级芯片至少该当达到10年以上乃至更多。能否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中找到平衡是制造商该当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