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随着5G时期的到来,“聪慧屏”类产品的推出,更多的功能将被实现,但由此产生的更高的运算需求也会对电视处理芯片的性能也会带来更多磨练。
目前多数产品采取的这类芯片紧张来自两个品牌:联发科与华为海思。不过,晶晨芯片也还生动在入门档电视产品以及电视盒子产品中。详细来看,这三个品牌在芯片领域各自的“人设”如何呢?
联发科:高低端均有布局

说到联发科的电视芯片,绕不开另一个品牌晨星。晨星半导体在电视芯片领域深耕多年,市场霸占率曾常年保持领先,与联发科也在电视芯片领域中展开了直接的竞争。而后,在2012年,联发科脱手收购晨星半导体,在收购前,晨星已经霸占了环球电视芯片市场48.8%的份额。
不过,之后由于联发科的重心逐渐移至手机芯片,电视芯片方面则有所低落。但在近期,联发科流传宣传其占智能电视芯片市场约七成份额,TCL、索尼、飞利浦等电视品牌都采取了其芯片。
实在联发科的电视芯片涉及面较广,各种型号也比较多,从个中一些芯片的命名看,晨星与联发科自己的芯片处于并行发展中。
有一些产品布局较为高端,布局了CortexA73、CortexA72架构,相对市情上一些纯挚的CortexA53来说,账面数据更强一些,并且部分产品还有AI加速模块。
华为海思:定位中高端
实在就在联发科逐渐将重心移至手机芯片之时,在电视芯片领域,另一个巨子在不断发力,那便是华为海思。有公开信息称,海思拿下了海内超过50%的市场份额,海内的一些有名彩电厂商均有采取华为海思的电视芯片。
海思在电视芯片上布局中高端,比如海思V811芯片,就采取了CortexA73架构。随着联发科的“卷土重来”海思也发布了鸿鹄818,更多的是提升产品的解码能力,搭载了更好的画质引擎和音质优化技能。
晶晨:聚焦中低端
除了联发科和海思,晶晨的芯片也是电视产品搭载较多的。在电视产品中,目前更集中中低端,很多电视盒子类产品采取也了该品牌的芯片。
旗下的芯片目前多采取四核CortexA53架构,比较联发科与海思的CortexA73、CortexA72的理论处理性能要逊色不少,不过中低端电视产品目前在智能的交互、功能上还较为单一,基本也可以知足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电视向更加“聪慧”的方向发展,对付芯片性能的磨练也更加严苛,目前来看,智能电视芯片紧张也集中在联发科、华为海思、晶晨这三家中。联发科与其收购的晨星在电视芯片的布局上较为广泛,消费者选购时还是要把稳一下详细型号;华为海思目前紧张布局中高端,解码性能上有不错的表现;晶晨常日涌现于入门档电视产品中,性能上相较前述品牌高端产品或有差距。(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