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片第一步便是搞研发,华为海思造芯16年,整整亏损了七年才盈利,从2008年到2017年,华为为研发投入了4000亿,个中芯片研发占了40%,2019年,华为研发用度高达1316.59亿元,约占整年收入总额的15.3%。
除了华为,中芯国际也烧了很多钱,从2017年到2019年,中芯国际在14nm及以下制程的研发中共投入了72.52亿元,每年投入的研发金额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芯片研发成功后,就可以进入流水线了,在进行量产之前,还需进行三到四次流片,便是做出小样,小样合格后再进行量产。流片用度是制造芯片本钱里较大的组成部分,一次流片要几个月,每次流片要花费2000多万。

小米于2014年注册全资子公司,小米松果电子,卖力研发澎湃芯片,到2017年,首款搭载澎湃S1芯片的手机,小米5C问世,但由于性能不高,只能走低端市场,终极销量惨淡。
华为海思首款手机芯片K3,也是性能差、发热大、华为自己都不用的。
流片后便是制造芯片了,制造芯片的设备有多贵呢?首先,由于优质的IP资源被科技巨子握在手里,要造型芯片,就要向他们支付IP授权用度,造5000万颗芯片大概要支付IP用度20亿旁边。其次,再说说制造芯片重中之重的设备—光刻机,我们前段韶光买入的ASML光刻机,一台要花费8.6亿元,而且光刻机还不是有钱就能买的到的。
本文从芯片的研发、流片和设备三个方面剖析了制造芯片要花费多少钱,不丢脸出其花费是远不止董小姐所投入的500亿,如果造出的芯片性能不好,市场不买账,那就意味着推倒重来,要连续烧钱、研发。芯片制造之路是长路难,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我们投入的钱、付出的心血不会空费,终有一天所有的积累会破茧成蝶。
#芯片##科技##电器##科技曼曼谈##光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