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见下面链接:
芯片入口严重依赖中国,印度为啥造不出芯片?【揭秘天下21】
大家好,这里是好奇心爆棚的齐心专心博士,这期咱们连续聊芯片。

2018年,当美国举起禁售大刀猛然捅向复兴通讯时,一个南亚大国提出了自己充满年夜志的芯片计策:两年之后的2020年,印度要实现芯片的完备国产化。
2020年,印度的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元,但其所用芯片基本全靠入口,国产化成为泡影,这脸打得很痛。
这个中啊,又以中国大陆、中国喷鼻香港为主,合计占比超过65%,只管这期间,中印关系比较奇妙。
但三哥倒是明白人,打闹归打闹,该入口啥那还得入口啥,一点不暗昧。
那么,为何“统治”硅谷、拥有超过MIT(麻省理工学院)的IIT(印度理工学院)的印度,至今仍造不出自己的芯片?
实在,渴望成为“宇宙第一强国”的印度,一贯将“赶中超美”作为自己的紧张目标,在芯片制造领域,当然也不例外。
曾经,印度险些一步之遥就要实现天下芯片制造大国的梦想。
那么,到底是什么,彻底击碎了印度的造芯大梦,让其在几十年后的本日,仍旧犹如废物般瘫倒在地,不能起来?
一步之遥
韶光回到1980年代,“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风光无限,看着这些地方混得一个比一个好,一贯有着大国年夜志的印度再也坐不住了。
为了尽快实现赶超,印度把目光投向了能高效拉动经济而又极为关键的芯片制造,详细来说,打算效仿韩国、新加坡等,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自己的芯片制造龙头。
1983年,在印度西北部旁遮普邦(Punjab)的莫哈就手(Mohali),ZF投资4000-7000万美元(在当时是笔大钱),创办了完备国有的印度半导体有限公司,简称SCL(Semiconductor Complex Limited, SCL)。
这家被寄予厚望的公司目标很明确,便是要设计和制造领先的半导体产品,成为印度本土电子家当的基石。
一样平常来说,打造一个成功高效的半导系统编制造厂须要四大关键成分,缺一不可:成本、人才、根本举动步伐和制造技能。
恰好,SCL拿到了梦幻般的剧本。
先看成本,拿着ZF的大笔投资,不管是昂贵的光刻机、芯片测试设备还是持续的升级和掩护,放SCL这里那都不叫事儿,想买啥就买啥,设备自由完备冇(mǎo)得问题。
再看人才,印度缺人才么?笑话,当然不缺!
左有吊打MIT的“宇宙第一神校”IIT,右有工科实力强大的印度首所科技大学IISc(印度科技学院),中间还有不同凡响的印度航空航天和国防电子公司巴拉特电子(Bharat Electronics Limited, BEL)。而只要有钱,SCL就能将这些顶尖高校和电子公司的精良人才招至麾下。
至于根本举动步伐,有印度ZF背后撑腰,SCL那还不是要路有路,要桥有桥,水电供应稳定,污水废气排放大开绿灯。
末了,来看制造技能。刚一成立,SCL就赶紧行动,从美国微系统公司(American Microsystems Inc.)买下了芯片制造的5微米工艺技能。虽然相对掉队,但也算踏上了造芯征程。
不久之后,SCL又搭上了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和日本日立公司(Hitachi)的便车:通过为其生产微处理器或电子组件,得到更前辈的芯片制造技能。
这种交易下,SCL的员工能直接去美国、日本参加学习和培训,再返国进行宣扬和生产。就这样,SCL很快节制了较为前辈的芯片生产工艺。到1980年代后期,SCL的芯片生产水平已达到了0.8微米(800纳米)。
而1987年,0.8微米工艺技能才第一次由东芝(Toshiba)、英特尔(Intel)等天下领先公司真正实现。当时,日后气吞山河的台积电刚刚成立,也便是说,这时的SCL,险些便是天下芯片制造的第一梯队。
印度,彷佛很快就要实现半导系统编制造大国的雄伟梦想。
毁于一旦
但事出有巧,天意弄人。
1989年,一场大火突袭SCL,熊熊火焰迅速吞噬了全体工厂,燃烧的化学物质开释出有毒的堕落气体,猖獗荼毒代价千万的生产设备和不计其数的成品、半成品,随后被触发的灭火系统喷射出的漫天水柱又倾泻而下,肆意冲击浸泡刚被烧焦的电路板,造成更大的毁坏。
这场出乎猜想的严重失火,让初露锋芒的SCL毁于一旦,也让印度一步之遥的造芯大梦瞬间破灭。
有人说,这是故意纵火,是想阻挡SCL为军方制造芯片。
也有人说,这只是常见磨难,毕竟,在易燃易爆炸的半导体行业,失落个火绝不稀奇。
不管若何,这把火反正是烧了,印度半导系统编制造业也惨遭毁灭打击。
直到8年后的1997年,在持续休整和得到5000多万美元的投资后,SCL才逐渐规复,重新开始生产。而此时,天下半导体格局早已天翻地覆,台积电、三星积极杀入,迅速崛起,印度已由之前的相对领先转为大幅掉队。
而真正埋葬印度半导系统编制造的,是之后ZF的一系列缺点选择。
先是想卖掉SCL,但和潜在买家无法达成同等协议;
接着又想搞业务转型,从制造电话交流机芯片转到制造智能卡芯片,但又没有真正实行;
末了,在2005年,将SCL重组为航天部的一个研发中央,并更名为“半导体实验室”,从此,SCL彻底失落去了成为有竞争力的半导系统编制造商的机会。
实在,这时的SCL,已是偶像薄暮,乃至在印度海内都没啥竞争力。即便坐拥铁杆的ZF客户,公司还是赚不到啥钱。
1999-2000财年,公司营收1400万美元,却只赚了40万美元;
2004-2005财年,巨亏560万美元;
2005-2006财年,再亏200万美元,惨淡停止。
大概,重组为ZF研发机构,对SCL来说已属万幸。
2019年,当SCL流传宣传能制造180纳米制程的芯片时,中芯国际已达到14纳米水平,台积电和三星更是能做到7纳米。印度和天下芯片制造的鸿沟,已经大到无法超出了。
不过,从印度国产“阿琼”坦克、“光辉”战斗机和航母的建造速率来看,印度人彷佛有比慢的“光荣”传统,大概,他们天生就不是搞制造业的料吧。
不去世年夜志
但印度自己,不这么看。
即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
从把SCL改组为国家实验室后的2006年开始,印度ZF就不断出台优惠政策,试图重振日渐颓败的半导系统编制造业:30亿美元的“芯片制造城”项目,取消半导系统编制造干系产品入口关税,为晶圆制造厂供应无息贷款、税收减免等财政支持……
但所有这些努力,无一例外都以失落败告终。
三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2018年4月,当美国举起禁售大刀猛然捅向复兴通讯时,憋了良久的印度放出了自己的芯片大招。
印度电子工业部流传宣传,将在每个邦都建立一个特大经济特区,专门搞电子制造,更确切地说,是芯片制造。这项操持最宏伟的部分,是印度要在2020年实现芯片的完备国产化,得到强大的技能自主能力,变身芯片科技大国。
两年之后,印度倒是真造出了芯片,并且,这芯片还总散发着阵阵浓郁的“暗香”。
减少手机辐射、预防新冠肺炎、打算出口美国……没错,这款功效神奇的“硬核”产品便是它——牛粪芯片。
更神奇的是,发布这种奇葩芯片的不是哪个江湖“民科”,而是大公至正的官方机构——印度全国牛类委员会(RKA)。抱歉,恕不才孤陋寡闻,看来,印度对牛,还真是崇拜啊!
听说,印度已有500多个牛厂正在抓紧生产这种芯片,为国分忧。价格也很是优惠,一枚只要50-100卢比(约4.4-9.1元),但卖给美国的就贵那么一丢丢了,要到10美元,话说你这差价挺大啊,心也是跟牛粪一样,够大够黑!
不过美国买不买账,便是另一回事了。
一出,环球哗然,就连印度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有印度网友十分朝气地说,“这便是印度如何摧残浪费蹂躏纳税人的钱,全都用在巫术和魔术上了”。
这个充满年夜志的造芯操持终极也沦为了笑柄。
2021年底,印度还不去世心,推出了一项高达7600亿卢比(102亿美元)的勉励操持,想要吸引环球半导系统编制造商到印建厂。
如今的芯片制造业,进入门槛正在不断变高,海量资金已是行业标配。一个领先的芯片工厂,常常是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即便塔塔、信实这种印度最大的企业,也很难承受。因而,长期大量的ZF资金支持是实现印度造芯大梦的必由之路,但仅仅102亿美元的勉励,对付芯片行业来说,可能是杯水车薪。
同时,在对生产条件哀求极高和工艺更新很快的造芯行业,保障稳定的水电供应和改变迟缓的干事风格对印度也是很大的寻衅,印度历史上不是没想过吸引外资,但很多时候,这些外资都被印度的干事风格拖去世吓跑了。
那么这次阿三能否一雪前耻,取获胜利?
个人对此持疑惑态度,但考虑到阿三日益强大的经济,持续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相对较好的国际环境,以及阿三得到的欧美扶助,也不能过于看低阿三,对此,博导大人们怎么看呢?
好了,本期就到这里,喜好的话记得点赞关注,咱们下期见。
参考文献:
1. India has ambitious plans to be a global semiconductor hub, Aaron Raj
2. “Chip manufacturing: India needs high capex, political will”, Aashish Aryan
3. 印度将出台7600亿卢比的芯片制造促进操持,张亚东
4. 印度拿100亿美元抢环球半导体厂商,李培松
5. 印度有那么多芯片设计人才,为什么造不出半导体?赵旭
6. 印度的半导体国产化在掉队中起步,花田亮辅
7. 印度加入芯片战,来设厂就发10亿美元?专家:生产芯片没那么大略,钱小岩
8. 印度官员称在手机中放入牛粪芯片可防辐射,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刘程辉
9. 疫情之下,印度半导体家当链正加速崛起,黄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