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都有种似曾相识之感,总以为在很多场景下都遇见过类似的问题:
现在买屋子是得当的机遇吗?现在建仓XX基金来得及吗?现在学一门新技能(比如Python)还有用吗?
在面临风口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担心现在是不是得当的机遇,恐怕自己进场晚了或是追涨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捋清发展趋势
大家轻微理解过的话就知道,在我们芯片被卡脖子之前,IC行业也是“人家吃肉我喝汤”的一员。
很多年前有个词叫“缺芯少屏”,指的便是芯片行业和面板行业。有很多朋友在聊芯片的时候,也都会提到隔壁的面板行业。
面板行业当年在日韩的夹缝中求生存,现在已经挤走了一众外洋企业,乃至霸占了环球70%的产能。
很多人都会问芯片行业的未来,乃至预测未来“一地鸡毛”。
或容许以先看看隔壁——现如今的面板巨子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现在又有谁能说我们的面板行业一地鸡毛?
之前就说过,中国人的“两弹一星”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我们的科技总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IC行业也便是在被卡脖子之后,才有了如此火热的局势。以是,芯片行业国产替代化这条路我们必须要往前走,也正在往前走。
现在转IC是不错的选择吗?
情形一
这事儿搁在本身就热爱这一行的人身上,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不错的选择。
什么算是热爱IC行业呢?这个问题我也有思考过,直到我看到了几位大佬的分享,这里也想分享给各位。
“实在IC是个挺有趣的行业,在寸土寸金、电量有限的电子产品里,为了提高性能不断的改架构,苦思冥想怎么样在做一个新的功能时候,如何实现更高效的打算、减少数据的搬运、为了减少功耗一个时钟周期的翻转都不放过,那种造诣感带来的正反馈是我热爱的源泉。
如果能把功耗降落0.1%、测试覆盖率提高0.1%,这对一款芯片来说,看似一小步,但意义重大,不仅是对芯片,对公司,对工程师亦是如此。在我看来,芯片工程师一定要继续传统的工匠精神,为其授予新的含义。”
——温戈
“我是13年旁边毕业,毕业于某top2,仿照方向。当年展讯来学校招聘,上海,月薪1w;和我一届的人转行去做游戏,网易游戏,年薪36w。当时全专业三分之二的人转行,剩下的做本专业的一半出国一半留在海内。我都找到在北京的军工部委事情了,末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
当时是还算喜好,每天都在琢磨jssc和isscc,还时时时地自己搭电路自己仿真。
我出国读了博士,那时候才真正爱上了ic,你知道在显微镜下看到自己设计芯片是什么觉得么?是那种抑制不住咧嘴傻笑的觉得!
我虽然不聪明,但好歹发了点jssc。实在末了论文不主要,主要的是你的造诣感。”
——匿名
“由于我主不雅观地以为芯片是当代最主要的科技,没有之一。芯片是人类科技的珍宝。
芯片,则是当代进步最大的科技。而如果能做一个芯片工程师,则意味着自己做的成果将有机会在生活中浩瀚的领域都有着影响。我也将可以为社会做出了故意义的贡献。以是我相信事情在芯片行业便是实现我人生代价的一条路。当然了,生活享受也是很主要的。幸运的是,芯片行业能给从业者带来可以的收入。大概我并不能有互联网软件行业或者金融行业赚的那么多,但是我并不以为我对一天花大部分的韶光写javascript 或者考虑买哪只股票赚大钱有兴趣。”
——weilincao
这便是热爱,有造诣感、有强大的驱动力。
热爱IC的人一定能够走得很远。
情形二
再说另一种类型,如果仅仅是看到这两年的高薪就想入行的话,那我劝你三思。
不是由于薪资问题,而是发展可持续性的问题。
学个入门级别的Verilog、SV、UVM,真的就只是入门而已。如果想要触摸天花板,要学的可就太多了。
是不是能坚持、能坚持多久,都是影响未来发展的关键成分。
业内很多大佬预测未来5-10年IC都会处于稳步发展期。10年,你就已经成为专家级工程师,险些能触摸到天花板了。
当然,这是空想状态。
很多人害怕还没到这个阶段,IC行业就已经卷的不成样子了,以是迟迟不敢行动。
对付这个问题,毕竟还没有到那个时候,谁也不能不负任务就妄下定论,以是我更方向于现实一点:
哪个行业不卷?考公考编不卷吗?考研不卷吗?IT金融不卷吗?
可以参考的成分有很多,我只是陈述一个事实,仅此而已。
至于现在转IC是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件事取决于个人想法和方案。
我只能说,风口便是变革中的机遇,变革和机遇这两个词,实质上就充满了不愿定性。
有想法的时候,就大胆去理解,毕竟选对赛道很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