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 榜单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推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旨在于环球范围内评比出被认为最有才华、最具创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变天下的 35 位年轻技能创新者或企业家,共分为发明家、创业家、远见者、人文关怀者及先锋者五类。
2017 年,该榜单正式推出中国区评比,挑选中国籍的青年科技创新者。
新一届 2020 年度榜单正在征集提名与报名,截止韶光 2020 年 6 月 30 日。
详情请见文末。
周南嘉

发明家
周南嘉凭借其在 3D 打印技能领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荣膺 2019 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中国区得主。
获奖时年事:33 岁
获奖时职位:西湖大学研究员
获奖情由:他实现了当下最高精度的电子 3D 打印。
目前,市情上的 3D 打印技能精度能够达到百微米,而这对加工许多电子器件来说还远远不足。
来自西湖大学工学院的周南嘉博士以新材料作为打破 3D 打印精度极限的核心,设计全新的 3D 打印功能材料,结合超高精度 3D 打印技能实现了百纳米至微米级别电子 3D 打印。
“我们做的最小的尺度便是直接在芯片上用 3D 打印进行加工。
”周南嘉表示。
通过实现超高精度,周南嘉团队将 3D 多材料打印技能引入到芯片级高端制造领域,已经做到用 3D 打印进行 5G 射频电子器件的封装及集成工艺;利用 3D 打印技能制造无源器件,可将天线尺寸缩小到十微米至百微米级别。
这一做法较现有的加工办法,在精度上提升了 1 - 2 个数量级,从而使得 3D 打印技能得以运用到毫米波技能等领域,为未来小型化、集成化、个性化电子设备供应新的制造方案。
周南嘉在美国西北大学攻读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时曾进行印刷电子干系研究,2015 年初,周南嘉进入哈佛大学,加入到美国科学院、工程院两院院士Jennifer ALewis 教授的团队,从那开始,他才真正进入 3D 打印电子器件干系研究。
Jennifer A. Lewis 是 3D 打印领域的顶尖学者,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研究 3D 打印技能,尤其专注在微不雅观的 3D 打印、3D 打印电子器件研究,他的团队创立了环球首家专注电子 3D 打印的公司。
如今,周南嘉认为,在超高精度 3D 打印方面,工艺本身并不繁芜,要实现超高精度以及多样的功能,真正在实际运用上取得打破,材料方面的打破才是关键。
首先在精度方面,市情上很多材料的打印精度可以到 200 微米旁边,这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极限。
而要实现百纳米或是微米级别的 3D 打印,市情上已经无法找到得当的材料,因而须要团队从源头出发,重新设计材料。
图 | 周南嘉在颁奖仪式上做演讲(来源:DeepTech)
通过材料和技能两方面的努力,打破目前的打印精度之后,3D 打印将能用到全新的运用处景中,如微电子、光学器件、微型机器人、生物芯片等领域。
比如,随着 5G 时期到来,中小基站将迎来大规模培植,这将极大拉动中高频器件的需求。
在这方面,周南嘉团队已经成功通过 3D 打印实现 5G 射频无源器件、集成电路及封装工艺。
据周南嘉先容,当加工精度在百微米级别时,加工出来的无源器件一样平常仅在兆赫兹范围内事情。
而要想将频率提高到微波频率,加工精度就须要到微米、亚微米级别,周南嘉对此表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成果,由于在引入高精度 3D 打印技能之前,精度达到微米、亚微米级别的工艺是不存在的。
周南嘉所在的 3D 打印领域只管已经十分火热,但这项技能的前景还远不止于目前的状态。
周南嘉认为,3D 打印的未来运用前景远大于现在的想象,且 3D 打印不仅能够实现特定的构造,更主要的是能够实现特定的功能。
为此,从 2018 年加入西湖大学工学院至今,周南嘉团队操持通过产学研结合,将电子 3D 打印技能带入市场,扩大功能 3D 打印技能的市场空间。
从将技能推向市场的角度来说,周南嘉认为团队如今除了进行核心技能的研发,这个市场也须要他们的超高精度 3D 打印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个中一个关键点在于,3D 打印并不但是能够实现详细的构造,更主要的是实现特定的功能。
“在进行技能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展示自己的能力,就像开一扇门一样,把电子 3D 打印的前景打开。
”周南嘉表示,目前团队通过 3D 打印制造高精度电子器件、柔性可穿着设备等,凭借团队的专业能力对外供应电子 3D 打印做事。
“随着我们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相信更多人将会开始熟习和终极运用这项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