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消或变相取消限购和落户门槛
(2)许可各城市自主制订灵巧的房地产价格
(3)降落新发放贷款和存量贷款
但是,我却切切没想到,还有更锐利的促进购房小妙招,那便是,你的人为,只发50%,其余50%存到住房补贴账户上,只有你有房贷或者名下无房的情形下租房才能提取。
你问平时买个酱油吃碗面能花这钱吗?
不能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可以取钱,便是再等二三十年,你退休的时候,把钱给你。
至于这二三十年内,存在这个账户上,有多少利息,彷佛是没有,现在的5000元存进去,三十年后再取出来5000元,估计也不算什么钱了。
这便是南京某中船系研究所2024年的人为新政。
一经公布,语惊四座,人为发下来后,更是落实了这条新闻。
原来你每月发1w的,现在得手仅五千,其余五千存住房补贴账户去,逼你买房。
这附近租个套间差不多3000多,人为只能抵扣房租了,这还是事情了十几年的老人的人为,比十几年前入职时还低。
其余,年终奖和平时人为的比例是对半分,也便是说,你的总包,故意拖到年尾再给你发,而不是逐月发给你,这样,如果你没等到年尾就离职了,这笔钱就可以不发,而且,由于是年终奖不是人为,尺度也可以由研究所根据情形把控,也可能克扣。
像这样的名为年终奖的人为,由于今年效益不好,都减了30%。
研究所领导制订这样的政策有什么好处呢?
(1)可以相应号召,鼓励了买房,是上面乐意看到的,是功劳也是政绩,对研究所领导的升迁有好处。
(2)实在是可以省钱的,发的人为减少了一半,另一半虽然存到住房补贴账户,但它什么时候存,存多少,都没有明文规定,条约上也不写。
研究所也可以说自己没现金流,给你少存点,你还能若何?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说过了,那坏处呢?当然便是打击了员工的事情激情亲切,事情积极性大减。
那这对研究所事情的开展有多大影响?据我的评估,险些没有影响。
研究所的收入组成大概两块:
(1)国家给研究所划拨了一些地皮,它可以自用,也可以出租。
每个研究所都是一个大地主。
很多研究所把自己名下的,地处市中央的地皮出租挣钱,自己再跟地方政府商量拿到偏远地区的地皮重新建立所区。
赢利的是研究所,而每天员工要跑到那偏远地区上班。
原来为了适应这种迁居,还会有一些班车接送,但后来班车也逐渐取消了。
大家赚着几千一万的人为,却每天都要开车上班,有些关系户和领导子弟乃至开40w以上的豪车来上这万把块钱的班,真是一幅奇景。
(2)设计研发出售雷达等设备。
我们说打击员工的政策对研究所没有影响,是由于地租这块跟员工的劳动积极度无关,仅跟租它地皮和店铺的人有关。
而设备订单近年来又大量减少,特殊是,这东西一旦研发完毕,只须要几个掩护职员,也不影响售卖。
新型号的研发,彷佛是不太紧急的,处在吹牛+论文+PPT的状态就可以了。
很多研究所的部门,很多日常事情,实在是可有可无的,说白了,没这个部门,不做这项事情,也一样过,所里收入也不会变,反而支出会减少。
以是,多干事就多费钱,少干事就少费钱,不干事就不费钱。
人为降到这种程度,也就相称于冬眠了,意思是:
(1)不满意的可以走了,少一个人少发一份人为,巴不得,最好全走了,甩掉巨大的包袱。
(2)不愿意走的就忍着吧,也不指望你们给所里创造什么代价,你们也别有什么怨言。
说到包袱,实在研究所最大的包袱不是现有职工,而是离退休职工。
多数研究所离退休职工都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单位养老,他们当中不乏级别高、人为高者,他们的退休金乃至要高于目前在职的大多数职工。
每年研究所通过地租+卖设备赚的钱,有50%都用来养活离退休职工,以是,研究所的包袱是很沉重的。
目前的在职职工在离休时是社会养老的,但个中的有头衔有职级的领导该当会有一些分外保障,这个不得而知。
等企业养老的那波老人全都去世光了,估计研究所的包袱会轻点,也才有能力关注一下在职的员工吧。
以是,up奉劝正在择业的同学们,如果你能有别的出路,就别碰研究所。
如果其他地方都不收你,你再考虑研究所。
我听说我上面提到的这个所,由于2023年不景气,大家择业都趋于守旧,新招名额已经被985研究生占满了。
这些研究生可能以为自己找了个铁饭碗,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坑,是一个大坑,凡是进去的年轻人,有能力的,没两年都会走,要么找新事情,要么读博。
他们用两年的青春只证明了一点,“在研究所事情便是个坑”。
如果你走得晚点,就走不明晰,由于,你的技能已经掉队,你的节奏也跟表面的社会脱节。
你能做的,只有通过累积加班时长来证明你是在努力事情的。
而且,走的话也有诸多限定,比如,不能跳到外企,不然,不是研究所,而是警察局会给你打电话,关照你违反了干系保密法律法规,出国也要报备。
你把自己卖了,而且是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