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落叶飘零 2025-01-03 15:13:59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文 | 刘兴亮(新京智库特约撰稿人,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互联网专家)

有人辞个职,也能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互联网

中芯国际前技能研发副总裁吴金刚便是如此。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中芯国际高管“裸辞”上热搜芯片人才为什么如斯稀缺_芯片_行业 互联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中芯国际的一纸公告,将吴金刚推上了热搜。

吴金刚何许人也?公告里是这么说的:吴金刚博士,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2001年至2014年,历任助理总监、总监、资深总监,2014年至今担当技能研发副总裁,任职期间卖力参与公司FinFET前辈工艺技能研发及管理事情。

公告说:核心技能职员吴金刚博士近日因个人缘故原由申请辞去干系职务并办理完成离职手续。

吴金刚为何弃千万元财富离职

吴金刚并不仅仅是由于中芯国际的背景而上热搜,更不是由于大略的一个离职就上热搜。

中芯国际离职的员工不但吴金刚一个,上热搜难道是由于他的核心技能职员以及技能研发副总裁的身份?非也。

中芯国际股权勉励操持。
图片来源:中芯国际招股书

就在不久前的5月20日,中芯国际发布了一个股权勉励的公告,公告称付与吴金刚博士16万股的股权,算下来,代价近1000万元。

这意味着,吴金刚这次离职,将放弃这代价近1000万元的股票。

有人说,弃千万元财富而去,这是何等的断交?

常日来说,一个人对付自己事情了多年的雇主,肯定是有感情的。

吴金刚在中芯国际事情了20年之久,一起发展,位至副总裁。

如今,他放弃千万股权转身拜别,该当有寻思熟虑的考量。

网民们想象力很丰富,有人说,在几个核心技能职员里,吴金刚的16万股股票是最低的。
而其他核心技能职员的股票数最少的也是他的两倍,而他只和董事会秘书一样多。

也有人说,吴金刚几年前就有离职的打算,后来梁孟松来中芯国际任CEO后,吴金刚才留下来了。
而这次,吴金刚该当是要去实现自己的职业方案了。

如此各类,皆是预测,不敷以证明。

芯片行业人才需永劫光积累

吴金刚在中芯国际做了哪些突出贡献,业内人士一样平常都是知道的。

在业内,梁孟松被称为“帅才”,吴金刚则被称为“将才”,后者也是有较大含金量的。

以是,吴金刚离职,对付中芯国际来说,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影响,至少短期内找一个与吴金刚具备同样技能级别及业务熟习程度的人来顶替,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

芯片行业不同于互联网行业。

互联网行业可以在短韶光内积聚大量人才。
芯片行业的人才则须要永劫光的积累,而无法短期速成,从工程师到管理层都是如此。

以是,吴金刚这种级别的人才的代价是毋庸置疑的。

吴金刚离职的一出,估量很多芯片厂商都已虎视眈眈,开始“抢人行动”。
而吴金刚还有一年的竞业协议限定。

中国芯片制造人才稀缺

吴金刚离职成为热点,实在有其深层次的缘故原由。

这不是由于千万元股权,而是由于芯片行业人才稀缺的缘故。

在此之前,同样是中芯国际,干系话题的主角是梁孟松。

梁孟松是众所周知的行业内排名前列的人才,本来已经提出离职,后来又留了下来。
中芯国际将梁孟松的薪酬翻了几倍。
由此可见,梁孟松对该公司的主要性。

和梁孟松比较,吴金刚没有得到这种报酬。
但是,这并不表示吴金刚不受重视。
相反,吴金刚离职事宜引发中芯国际的公告以及网络上的热议,就让很多人认识到吴金刚的代价。

中国芯片制造的人才是稀缺的。

一方面,天下顶尖的芯片人才,基本分布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等芯片技能起步早的地方。

就拿中芯国际的核心技能人才来说,梁孟松、蒋尚义等人都曾经任职于中国台湾的台积电。
台积电犹如芯片制造的黄埔军校,向外部输出人才,梁、蒋名列个中。
吴金刚算是中芯国际自己培养的人才。

从人才这个方面来看,中芯国际也算是比较靠前的芯片制造公司了,但是和台积电、三星比较,还是有一定差距。

另一方面,海内芯片行业的从业职员和互联网行业比较,薪水偏低。

PA芯片。
拍照 新京报拍照 王贵彬

芯片行业科技含量比互联网运用技能含量更高,而且,前者的从业职员很多是出自名校的与电子信息干系的工程师,能力也不低,但是谈及薪水,却稍显沮丧,甚至过去十几年不少人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方向,从芯片转向互联网。

如此情形,自然导致芯片行业人才培养情形不乐不雅观,一些芯片人才流失落。

芯片行业须要永劫光积累,门槛高,周期长,薪水还远不如互联网等行业,这也导致很多精良毕业生就业放弃自己的芯片行业。
这是芯片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大力培养芯片人才是芯片崛起的关键

美国政府的制裁“卡脖子”,给中国敲了一个警钟。
中国须发展自己的芯片行业,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这已经成了普遍共识。

在这种共识下,如何实现我国芯片崛起的目标,个中一个关键点是要大力培养芯片人才。

从目前来看,随着芯片行业的主要性提升,各路资金纷纭入场,但是,人才、技能跟不跟得上,非常关键。

所幸的是,海内有些芯片厂商已经给名校应届硕士生开出了40万元的年薪,这是一个比较有竞争力的薪资,足够吸引一批青年才俊进入这个行业。

未来,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对人才富有吸引力。

当然,要想打破芯片行业的人才困境,行业薪资的提高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留住人才,培养人才。
芯片行业人才发展曲线不像互联网那样陡峭,相比拟较慢,这须要耐心。
没有耐心,急功近利是做不好芯片的,培养芯片人才也一样。

在芯片行业,“速战速决”是行不通的,只能打“持久战”。

以中国工程师精良的天赋、踏实的理工科高档教诲根本以及勤奋的品质,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吴金刚这样的人才呈现。

成本涌入,人才井喷,技能进步,行业赢利,连续吸引成本进入……如此形成一个正循环,中国芯片行业就会变得强大起来。

编辑:张笑缘 校正:李立军

投稿、互助、联系我们:futurecity@xjbsmartcity.com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