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一级的E5000可能未来也会弄条谈谈。我个人是比较喜好FINAL的E系列和MAKE系列的形状。
但听感上最打动我的是MAKE 1
其余,E4000目前售价900出头,和索尼XBA-N1AP一样都落在了较易成交的价格段。

内容都在末了。基本的先容都在这些照片中了。
铝腔体、hi-res
可以随耳道形变而变形的高品质耳套
97dB/mW明显偏低的灵敏度
配件除了收纳包、耳套、耳挂、挂钩之外,还有个像擦拭机身用的小物件。
盒子内所有物品如上。
收纳包摸着是硅胶制,个头够大,较软。也比较随意马虎吸尘。
挂钩上有品牌logo,还特殊提示(英文)到这个挂钩不可用于“攀爬类运动”
配件整体做工都很好。
开包,然后把E4000塞进去,再盖上盖子。
细心的地方是E4000的腔体和插头都有被塑料袋封口保护。
除了线材的接头处规格偏大,显得不和谐之外,整体做工、质感都很不错,细长(比E3000彷佛更长)的机身也给人格调高雅的觉得。
左侧有盲点,方便夜里识别旁边。腔体底部有L和R的标识。耳套和索尼的常规耳套一样有些吸尘。但质地更厚些,更难破坏。
倒角光环工艺凸显了一定的档次。
线的粗度中规中矩。
到了冬季,估计很可能会变硬,要适应。
听诊器效应有,但不严重(秋季),铁三角CKR9是严重(不分时令)的。
其余,E4000可以绕在耳后佩戴,可进一步减少听诊效应。
(绕耳时,不用附赠的耳挂也可比较稳定的戴好)
搭配山灵M6(推力够大,中频有力,音色鲜活明朗)、IPHONE XR感想熏染都不错。
但客不雅观的说,E4000的易推性仍不算太好,属于刚够用的级别。对手机党的友好度比较索尼XBA-N1AP有所不如。
好的是搭配苹果手机险些没有干涩感,总体呈现出柔和与秀美的味道,耐听度非常高。
E4000一耳朵并不凸显解析,但倾听时,或在某些高码率音乐下会,我会感到它的解析真不错。它的线条感柔和、器乐的层次感也较好,若纯挚的以放松心情,享受音乐的角度来说,我以为E4000很不错。
但它不太强调规模感和锐利度,又让我难以夸它的声场和瞬态。
不过在本色上,比起E3000的话,E4000的低音下潜,高频揭示力还是要明显再好一些的。
而比拟同样造型的微动圈耳塞雅马哈EPH-200(1200元),若抛却听感,只谈揭示力(解析),器乐的分离度和准确感,雅马哈还是更强一些,但人声方面,两者比较,我还是更青睐E4000。
题外话:EPH-200虽说并未定位于监听,但雅马哈的高端耳机彷佛历来都很看重对器乐真实感的再现。
IE40PRO已然是森海塞尔千元内的一款经典,E4000与之比拟,首先,两者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完备两个样:
IE40PRO尽情的肢解着声音,有时很好听(源自高解析的刺激),有时会让人找不到焦点,你会出戏,音乐中有些感情是被分散掉了,由于它处处一触即发,且很刻意的拉开了每一个声音的间隔,并领导耳朵去感想熏染不同介质所传播出的声响差异。
E4000不是这种,它更照顾耳朵的长久感想熏染,并试图用细腻真切的柔美来诠释各种声音的情绪,相对森海的离散失落焦,E4000倒是更看重统一和折衷了。
至于QOA,它那宽阔的声场和丰富的信息量是既能实现IE40PRO的场景感,同时又能表现“音乐”的统一性。不论或柔还是或刚的音乐,它都带着一点刺激性,抓挠你的听神经。按说把它拉进来谈有些不得当,毕竟圈铁,但谁叫它定价在799元,以是简谈了事。
总之,E4000是个调音完成度够高,乐感很好的耳塞,戴在耳朵上也很有范儿(玄色超帅),只是细节呈现相对索尼、森海、QOA不足“猛”,仅此。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