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汽车芯片市场大比拼:北美厂商将是输家?
先来看看美国,上述研究机构指出,2019年北美霸占环球汽车芯片33%的主导地位,美国汽车半导体的玩家也是越来越多,个中包括业界最大的芯片供应商德州仪器,这家巨子在汽车领域的布局已经超过了30余年,其拥有10万种元件,个中车用级产品达到靠近2000种。
美国芯片巨子美光,也凭借其超过40%的市场份额和28年汽车领域履历,成为汽车内存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导企业。以及快速崛起的初创公司特斯拉,这几年特斯拉自研的自动驾驶芯片FSD屡屡取得打破。此外,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等巨子也从开始进入汽车领域,成为非传统的汽车公司,就连苹果公司也操持造车。
不过,美国插手干预环球芯片供应链之后,美国汽车巨子不可避免地陷入芯片短缺的困境中。由于半导体芯片短缺,福特宣告其位于美国肯塔基州的工厂生产线将被迫提前停产等。
2月4日高通曾发出警告称,该公司的芯片供应可能难以知足市场需求,同时紧张的供需关系也让生产厂商节制了定价主动权,大赚一笔。高通2021年财务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该公司的净利润高达24.6亿美元(约合159亿元公民币),同比暴涨165%,远超市场预期的20.9亿美元,十分抢眼。
有人获利,就有人亏本,但长远来看,不办理缺芯问题,美国汽车巨子都会是“输家”。
中国汽车半导体发展潜力大,2021年将超1000亿!
其次再来看看欧洲汽车半导体市场,可谓各处着花。
干系数据显示,意法半导体针对汽车发动机的定制芯片,已经拿下了内燃机市场33%的市占率,在车灯掌握市场也以45%的市场率排名第一;德国的博世在汽车半导体的多个领域都拥有行内领先的地位,比如博世是环球毫米波雷达最大的供应商;荷兰的恩智浦也曾是汽车半导体和通用微掌握器市场的领导者等等。
但即便是如此强大的阵容也抵挡不住缺芯的压力,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勒表示,长期来看,欧洲建立自己的半导系统编制造业显然是无比主要的。
再来看看日韩汽车半导体实力如何?据统计,东亚汽车半导体市场在2015-2019年期间增长了6.7%,而在2020-2030年的预测期内,东亚汽车半导体市场还将以7.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须要一提的是,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为611.6亿元公民币,同比增长15.6%,业内估量2021年将超1000亿元公民币。
而环球汽车芯片告急,也在倒逼中国芯片家当做大做强。近些年,中国有不少汽车芯片厂商崛起,例如早在2004年,比亚迪就成立了半导体公司,在芯片研发生产上已经有十几年的积累。在大部分车企面临芯片短缺困局时,比亚迪表示自产芯片不仅可以自足,还“有余量外供”。据悉,比亚迪等精良企业正在冲刺IPO的路上,相信未来将为中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带来更好的发展。
文 | 李泽钚 题 | 曾云梓 图 | 卢文祥 审 | 曾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