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炳添等人在《中国科学:信息科学》上揭橥了一篇评述文,先容了柔性可穿着传感器对运动演习的科学赞助,也让柔性电子再次受到广泛关注。11月6日,2021年腾讯WE大会在线上举行,被誉为“柔性电子之父”的美国西北大学约翰·罗杰斯教授,分享了这一技能的前景。
让“冷冰冰”的电子设备,变得如人体组织一样平常与身体兼容,背后须要繁芜的研究和多项技能的领悟。苏炳添的论文中,剖析了柔性传感器对运动员的各种体征旗子暗记进行采集,从而合营更精准的演习方法。这也是柔性可穿着设备的紧张功能——丈量人体康健功能。
采集旗子暗记离不开芯片。“常日这类芯片由硅组成,这种材料放在手机、电脑、监测仪中非常得当,但植入人体估计没人乐意。”罗杰斯表示。

在设计“人体芯片”时,罗杰斯团队遵照两大原则:第一是材料要足够薄,比如将硅片做成纳米级薄膜,才不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机器损伤。第二是优柔之余,还要能像橡胶一样随意拉伸、扭曲。“这样才能整天戴着,但是让人忘了它在那,”罗杰斯说,“而这种材料最基本的功能还是,保持不间断监测,获取有临床意义的数据,为人体康健做事。”
谈到这项技能的受益者,罗杰斯说早产儿是最适宜的目标群体。传统方案是将柔性传感器通过硬件接口连接,并植入婴儿皮肤表面,再与外部设备相连接,但其局限性是安装和移除时会伤及皮肤,并且电线会影响婴儿活动。“我们设计的方案是抛弃所有硬件,用1-2个无线表皮电子设备替代。”罗杰斯说。
据悉,团队研发的用于监测早产婴儿生命体征的电子皮肤,目前已在环球23个国家有临床运用。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