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苹果并不是没有过同代iPhone混用芯片的例子。比如和iPhone 5S同期间的iPhone 5C,5S搭载的是A7芯片,而5C搭载的是A6芯片。离谱的是,它们作为同时发布,价格只差800元的产品,性价比却有寰宇之别。
iPhone 5C的CPU、GPU性能,比起iPhone 5S,差距高达一倍,而且没有指纹识别等重大特性。正因如此,iPhone 5C被不少人视为智商税一样的存在,销量也遭遇了滑铁卢。
换个角度来看,iPhone 14不也是同样的套路吗?说实话,作为一家有自研芯片实力的大厂,苹果完备没必要通过阉割芯片来省本钱。在我看来,这无异于是通过将标准版系列降级的办法,来硬抬Pro系列的性价比。

不过,令人更迷惑的是,从供应链曝光的来看,实在A16的升级力度非常有限。根据Alvin供应的数据,A16只是CPU性能提升了16%,GPU提升了25%到30%,而且采取的是台积电第三代5nm工艺。
抛开性能不谈,台积电N5P也只不过是比N5降了10%的功耗,或提升5%的性能,差异可以用个位数来形容。至于“第三代5nm”,恐怕提升只会更低。问题来了,明明A16也是在挤牙膏,为什么iPhone 14要冒险混用芯片?在我看来,缘故原由有三点。
1,苹果这样做是有可行性的,和iPhone 5S的时期不同,在2022年,手机芯片的发展已经大大放缓,不会再涌现隔代性能翻倍的情形。
当下很多人换手机,关注的不再是跑分,而是屏幕、音质、续航、相机等细节体验。举个例子,iPhone 13 mini销量不好,难道是由于A15不强吗?
2,更主要的是,苹果为此提前做足了准备。众所周知,A15分为残血版和满血版,GPU性能差距在13%旁边。
如果iPhone 14用的是满血A15,再加上额外增加的2GB运存,再来个残血版高刷,消费者可能会以为花标准版的钱买了Pro,反而更划算了。
3,为了区分出标准版和Pro之间的定位差距,苹果的做法是很刻意的。比如安卓千元机都标配120HZ了,但是iPhone 13却迟迟不肯上高刷,而是交给了iPhone 13 Pro独占,来表示出不同定位的差异。
但是这样一来,iPhone 13标准版就跟不上友商的脚步了,只能靠芯片性能来硬撑。但是,如果直接用性能来搞差异化,苹果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一起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