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由一个星期的辛劳努力,终于到了装机测试的伟大时候。上午,请来两个精壮的小伙子帮忙把模块装进机器人的小肚子里面,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到下午4点终于完成。
机器跑起来,仿真程序打开,实时监控。定睛一看,纳尼,机器人的位置怎么一闪一闪,还有的半天不动?!
程序没动过啊...
看看LOG,我去!
丢包率50%旁边,延时5678秒!
什么情形?发生了什么?昨天仿照还很完美的。

去找做模块的大神。大神大神,你这个模块装到机器里面就弗成了...一番唇枪舌剑,大神说我把他的宝贝模块装到了最恶劣的环境中,我屈从了。又去找那两个小伙子,小伙子表示本日自己的任务刚刚开始,好忙好辛劳。好吧,来日诰日连续。哀求是天线只管即便高,要竖直摆放,阔别PCB板,阔别金属
第二天12点交付。下午开始,仿真程序打开,直接看LOG。很好,达到了之前的完美状态。让机器跑起来,喝杯水去。回来一看,纳尼,机器人的位置怎么一闪一闪,还有的半天不动?!
怎么时好时坏的。依旧找大神,大神表示没头绪。回去连续测试,找规律。吭哧吭哧,翻来覆去,终于不才班前找到规律了。是间隔的问题,大概10米内通信正常。
再去找大神。建议天线拿出来试试。
实在之前写代码便是露在表面的,虽然极不宁愿,还是连续测。真是羞愧,还是弗成。代码问题?!
好吧,我优化优化。数据包掌握在64字节以内,这种433芯片单个包最大64字节,大的数据包就要分包发送。改完连续测试,真激动,比之前好太多,只是有几个点弗成。以是还是没达到哀求,连续改良。
大神建议换高增益的天线。换完连续测试。彷佛跟天线没什么关系,那些点旗子暗记还是弗成。
这时,专家途经,聊聊。专家建议,降落空中速率,收发天线要匹配。
改到20K的空中速率,天线也让我换好了。测试,完美,非常完美!
美滋滋,看着仿真软件里面无比流畅的界面,内心无比的幸福。喝杯水。聊谈天。回来再欣赏下。纳尼,仿真界面师长西席一台机器不动了!
去看看,机器还在跑,程序问题?心塞,蓝瘦喷鼻香菇。
几番折腾,又是一轮唇枪舌剑,这次我赢了,大神去改模块。只能降到50K的空中速率,有点慌,测测吧,还不错,能用。
就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