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间,声光电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文名称由“中电科声光电科技株式会社”变更为“中电科芯片技能株式会社”,证券简称由“声光电科”变更为“电科芯片”。
“为契合上市公司的计策定位,明确其发展方向和目标,凸显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及企业形象,由此更名。”声光电科干系卖力人向《证券日报》表示。
据梳理,声光电科前身为中国嘉陵,公司前后经历两次资产重组,第一次重组后主营业务由摩托车转变成特种锂离子电源;第二次重组后主营业务由特种锂离子电池电源变更为硅基仿照半导体芯片等。

业内认为,两次资产重组完后,意味着声光电科实现“摩托车-锂电池-半导体”的业务转型和升级。
更名为电科芯片
据悉,2021年11月,声光电科履行完成重大资产重组。至此,公司主营业务由特种锂离子电源变更为硅基仿照半导体芯片、仿照集成电路及其运用等。
声光电科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旗下中电科芯片技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片集团”)的上市公司,定位为中国电科和芯片集团在重庆辖区的家当发展主阵地、成本运作主平台。
数据显示,声光电科现总股本约11.84亿股,控股股东为芯片集团,持股25.64%,中国电科旗下三家全资子公司合计持股占比达37.93%。
对付公司这次更名缘故原由,上述卖力人见告《证券日报》,公司控股股东芯片集团是中国电科为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突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家当发展平台浸染批准设立的二级成员单位,与中国电科芯片技能研究院(以下简称“芯片院”)一体化运行。芯片集团与芯片院将不断深化改革,打造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家当造就与家当发展、资产经营与成本运作等平台,更好地履行党和国家授予的义务职责,打造芯片技能领域天下领先的研究院和天下一流创新型领军企业,成为集团公司“强芯固基”主力军、家当根本发展中坚力量。
“此外,公司也将把握中国电科芯片资源整合契机,立足重庆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等家当根本,面向5G通讯、北斗导航、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绿色能源等运用领域,环绕集成电路核心家当链,不断提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环节发展能级,联合高下游、高校及研究院所推动集成电路家当集群式发展。”上述卖力人补充称。
他进一步强调,这次上市公司更名也是芯片集团立足于对上市公司的计策定位,进而发挥主营业务上风、提升上市公司品牌形象及市场影响力而履行的一项主要举措。
据声光电科此前发布的古迹预报显示,2022年估量去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至2.37亿元,较上年同期(法定表露数据)增加7395.94万元至9795.94万元,同比增长53%至70%。公司称,去年古迹大增紧张系公司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非全资变更为全资所致。
据理解,2021年11月,公司完成了对剩余的西南设计54.61%股权、芯亿达49%的股权以及瑞晶实业51%股权的收购,从而实现了对上述三家子公司实现100%控股。
声光电科作为控股型公司,其经营模式紧张通过下属三家子公司(西南设计、芯亿达、瑞晶实业)进行,各子公司依托其自身较强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并建立完善的高下游供应链体系及市场渠道,实现产品对外发卖和向客户供应技能做事及整体办理方案,从而获牟利润。
全面进军半导体领域
事实上,声光电科前后已历经两次资产重组。
在2021年履行完成资产重组,业务由特种锂离子电源制造变更为硅基仿照半导体芯片业务之前,声光电科已经历过一次资产重组,彼时公司业务由摩托车转变成特种锂离子电源业务。
对付第二次资产重组,声光电科曾表示,这是中国电科相应国家半导体发展计策、提升半导体行业自主化、国产化的有力举措。同时,公司实现业务转型,也进一步拓宽了未来发展空间,增强公司在硅基仿照半导体芯片及运用领域的技能储备和发展动力。
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表示:“受益于政策支持,海内半导体设备需求仍旧处于景气通道中。特殊是,汽车成为半导体主要增长成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兴旺,拉动仿照、功率及MCU需求。”
根据锐不雅观家当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估量到2025年,中国仿照芯片市场将增长至3339.5亿元。
翼虎投资电子研究员周佳见告《证券日报》:“仿照芯片包括旗子暗记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涉及射频前端、收发变频、频率源、仿照微掌握器、电源保护和管理、电机驱动、电子开关等七大类。”虽半导体领域前景可不雅观,不过,周佳也强调:“目前仿照芯片的下贱需求还不太乐不雅观,并且同行又很多,竞争依旧很激烈。”
面对半导体市场的高景气度,据理解,声光电科未来将基于硅基仿照半导体及运用产品专业方向和射频/数模稠浊芯片核心技能,以技能创新为动力,以研发设计为抓手,依托控股股东上风,借助成本市场力量,不断拓展硅基仿照半导体及运用产品业务领域和规模,充分发挥下属企业在家当链上的领悟互补上风,实现从芯片、器件、模组到运用办理方案的高下游协同发展,将公司打造成为天下一流、海内卓越的硅基仿照半导体芯片和方案供应商,为客户供应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做事。
(编辑 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