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韦世玮
编辑 | 心缘
疯长的降噪耳机市场正面临严厉的质量危急。

7月1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瞄准耳机市场重拳出击,针对47家企业的60副主动降噪耳机进行了风险监测。结果创造,50%的降噪耳机降噪量不敷,近40%流传宣传有降噪功能的产品,实在根本不支持主动降噪。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终极将风险监测的耳机产品认定为中等风险,认为这些降噪量不敷的降噪耳机,可能会使消费者在喧华环境中调高音量,而噪声声压级过高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听力损伤风险。
实际上,随着苹果AirPods引爆了TWS(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市场,主动降噪功能已成为许多中高端TWS耳机的标配功能,也有越来越多品类的耳机将主动降噪功能作为主打卖点。
在这个背景下,海内降噪耳机市场在近几年得到了迅速扩展。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称,2019年海内降噪耳机产值已将近214亿,同比增长73.58%,占耳机行业总产值的30.9%。同时,现阶段我国降噪耳机生产厂家已有300家旁边。
大量玩家蜂拥而至背后,难以避免地催生出不少行业乱象,这次央视表露质量良莠不齐的主动降噪产品,也给正在井喷的耳机市场敲响了一记警钟。
造成这些主动降噪耳机质量不合格的缘故原由究竟是什么?会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危害?更主要的是,这场乱象戳穿后,从行业到政策层面是否能找到干系解法?为此,智东西与不少供应链人士展开了深入互换,一起来探寻事宜背后的深层逻辑。
一、四成降噪耳机“降了个寂寞”,虚标问题严重凸显
在这次风险监测的47家企业共60副主动降噪耳机产品中,有35副是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25副是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价格区间为199元至2950元。个中,海内品牌主动降噪耳机为20副,国外品牌为40副。
由于目前海内标准紧张针对通用耳机,以是卖力这次风险监测的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考验中央也参考了欧盟及军用的干系标准,检测项目包括最大声压级、主动降噪量、综合降噪量等。
检测过程中,测试员仿照了火车站、机场等场所的噪音环境,运送了100分贝的总噪音量,并打开测试耳机的主动降噪开关考验效果。
噪音曲线图显示,当测试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开启后,低频段的声音曲线与100分贝的噪音曲线险些重合,数值上仅是低落了不到两个dB。这就意味着,这款耳机险些没有起到主动降噪的效果。
早在央视调查过程中,这款耳机的客服职员流传宣传,该产品在低频段可降落20分贝的噪音,但实测表明旁边耳的降噪量还不到10分贝,降噪体验并不好。
终极结果显示,在60副受测试的耳机中,主动降噪量低于10分贝的耳机有30副,乃至有部分产品主动降噪量低于5分贝,占比超10%。
不仅如此,还有部分产品竟然连旁边耳的降噪量都无法做到同等,最大偏差达7.4分贝。“当耳机旁边耳降噪量超过3分贝时,就会导致旁边耳听感不适。”测试工程师说。同时,还有近4成流传宣传有降噪功能的产品,事实上根本不支持主动降噪,存在严重的虚标问题。
而主动降噪功能质量不佳,将给消费者的听力康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今年3月天下卫生组织发布的《天下听力报告》显示,目前环球听力受损人群占比五分之一,影响人数超过15亿。
另一方面,适用于消费类便携式音频设备、头戴式以及耳塞式耳机的欧盟EN50332标准提到,当人们在一定韶光内处于80分贝以上的环境中,都可能造成听力损伤。例如,一天中处于80分贝环境下8小时,可能会损伤听力;处于107分贝环境下1分钟,就可能造成听力危害。
如此看来,严格规范主动降噪耳机降噪质量已经成为行业十分急迫的问题。
二、风险测试耳机背后,主动降噪技能设计环环相扣
为什么这些风险测试的耳机主动降噪能力如此参差不齐?
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考验中央工程师吴蔚华谈道,紧张缘故原由在于部分产品在硬件设计和算法处理方面不敷,无法准确识别并处理外部噪声,导致降噪耳机在肃清外部噪声方面效果较差。
实际上,主动降噪技能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繁芜,它通过麦克风采集环境中的噪音旗子暗记,同时内部产生一个反相的声波来抵消噪音旗子暗记。这不仅须要麦克风卖力噪音采集,还须要处理器来预测噪音涌现的情形。
大略来说,主动降噪的实现须要降噪芯片、麦克风与降噪算法等多方面的优化与调节,背后的技能难度十分繁芜,办理方案层出不穷。
单从降噪芯片来看,当前业内的主动降噪办理方案紧张有两种形式,一是在主控蓝牙芯片中集成主动降噪,如高通、华为、恒玄、中科蓝讯、络达、瑞昱等;二是直接开拓一款降噪芯片,如ams(艾迈斯半导体)、ADI(亚德诺半导体)、Dialog。
华为FreeBuds真无线TWS耳机的主控芯片采取恒玄科技办理方案(图源:我爱音频网)
吴蔚华还补充,旁边耳降噪量差异大的紧张缘故原由,是由于旁边耳机所利用的器件质量同等性差造成。
“那些耳机大都由小厂生产、盲装,降噪的同等性和稳定性都没法担保。”一位主动降噪耳机公司员工透露,“一套主动降噪的测试设备价格20多万,一条产线至少要配备一套,没有实力的工厂都不会配备的。”她见告智东西。
一样平常来说,主动降噪耳机的生产检测过程包括喇叭主件扫频、电声综合测试、RF测试、ANC测试,基本都是ANC设备测试,还须要看降噪曲线。
例如,图中的赤色曲线是主动降噪关闭后的噪音曲线,绿色曲线是主动降噪开启后的噪声曲线,中间的差额便是降噪深度。
她提到,主动降噪是根据外界的噪音大小实时天生降噪深度的,数据并不固定。不过,降噪深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由于降噪深度过高随意马虎导致耳压过高,会让人产生晕车的觉得。“现在市场上降噪深度最多也就40dB。”她说。
但须要把稳的是,全体TWS降噪耳机的设计与一系列繁芜的生产过程息息相关。
“性能好坏并非由测试设备决定的,不是测试通过耳机就能够实现良好的降噪效果。而是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有着严谨的逻辑和精密的生产哀求,沿着芯片—PCBA—算法—麦克风—组装—流水线生产等多个步骤进行。”我爱音频网CEO豆总见告智东西。
“同时做成品前还要对板子进行测试,加入麦克风等零部件后也要进行降噪测试。设计与生产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个设计环节涌现问题,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她说。
三、产品良莠不齐的行业硬伤:观点稠浊、标准缺失落、良品率低
当我们将视野从产品本身拉长到全体行业,造成当下市场主动降噪耳机质量良莠不齐的缘故原由有许多。
一位海内品牌音频线产品卖力人见告智东西,很早之前市场就已经涌现了这些问题。“降噪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便是把外部噪音减小,但实际上它涵盖了多种观点,一个比较随意马虎稠浊的例子便是通话降噪和主动降噪。”他说。
大略地说,通话降噪是让用户传输到电话另一头的声音更加清晰真实,抑制外部环境噪音的滋扰,让电话另一头的人听得更爽;而主动降噪则是让用户自己听到的声音更加干净,降落不同场景中噪音的滋扰,让自己听得更爽。
但有些厂家就将通话降噪和主动降噪混为一谈,把通话降噪功能宣扬为主动降噪,实际上并不具备主动降噪功能。
“二是主动降噪也包括物理降噪和通过算法实现的ANC主动降噪二部分,个中物理降噪是指通过物理办法将外界噪声进行隔离。”该卖力人谈到,只管现在有些厂家通过被动降噪和一颗MEMS麦克风,就能做到比较浅度的主动降噪,但实际上行业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ANC主动降噪,该当具备物理降噪、前馈和反馈算法综合实现的稠浊降噪模式。
因此,由于这些不同降噪观点的稠浊,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乱象。
在我爱音频网CEO豆总看来,降噪耳机为什么不好做?紧张有以下3个缘故原由:
1、头戴式降噪耳机已经非常成熟了,同时具有物理构造上的上风,两边耳机分别配备一颗降噪IC能够有效地带来降噪效果。但是真无线耳机具有降噪功能,还是由于苹果在2019年发布AirPods Pro才开始盛行起来。
真无线耳机产品非常小巧,大多数只有拇指甲盖儿那么小,要在这么小的体积内做好音质、通话质量、佩戴感想熏染的同时做好降噪设计,并不是一件随意马虎的事。
2、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降噪耳机降噪标准,因此耳机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级别,现在市场上不论是能够达到40db或者20db的耳机产品,都不能说去直接评判好坏,或者利害,由于还没有得当的测试、认证标准。
3、TWS降噪耳机背后的设计生产环节是非常困难及繁芜的。目前市场上的TWS降噪耳机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对麦克风、喇叭等元器件的同等性哀求非常高,一旦涌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耳机的良品率。
当前量产的TWS降噪耳机普遍未大规模生产,未有大量单款订单给员工和产线练手,生产工艺不成熟,类似于一贯在试产,由于TWS降噪耳机的分外性,很多问题须要做成成品后才会涌现,由于TWS紧凑的构造和胶水工艺的利用,险些无法维修,拆机后外壳报废率100%,PCBA破坏率也比较高。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真无线降噪耳机,还须要大量的用户利用后,进行反馈,然后在进行产品升级,这一新兴的产品还没有经受过完全的市场论证和消费者洗礼。“我们须要给耳机品牌韶光,也须要给技能提升发展的空间。”豆总说。
四、市场监管局督匆匆干系企业,行业标准制订面临寻衅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由于市场对低价产品的接管度较高,消费者对降噪的认识还不普遍,加之市场中部分降噪耳机模糊降噪观点的做法,进一步误导了消费者。
因此越来越多干系机构呼吁,要尽快推动降噪耳机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订,规范产品研发设计,也通过标准标称、检测的手段,屏蔽掉标称降噪却无法实现的伪降噪产品。同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将督匆匆干系企业进行质量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安全评估处处长李贺军在央视采访中谈道,一方面是向企业发放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奉告书,督匆匆企业肃清风险,切实保障消费者权柄;另一方面,勾引企业调校降噪算法,提升产品降噪能力。
但实际上,降噪耳机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订面临着不少寻衅。
“由于主动降噪和人的主不雅观听感密切干系,与生理声学结合得较为紧密,不同人对不同噪音的感想熏染是各不相同。”一位海内品牌音频线产品卖力人谈道,现在行业能做到的只是在客不雅观标准上进行调校,比如降噪最大深度还不是全频谱的,大家一样平常不说均匀降噪深度,而是最大降噪深度。
“其次准确的主客不雅观降噪标准的制订是一个繁芜的过程。”他说,即便制订了一个客不雅观标准,但客不雅观标准有时不能完备代表人的主不雅观听感,不同人之间也有所差异,以是标准制订过程中的寻衅很大。
因此该卖力人认为,目前所有耳机的降噪方案基本都因此BOSE最初的降噪框架,以及苹果的框架为参考。“大多都是在事理和软硬件架构上基本同等。”他补充说。
五、消费者避免踩“坑”三诀窍
那么对付消费者来说,现阶段我们该当如何从购买环节避免踩进降噪耳机的“坑”呢?在智东西与多位行业人士的沟通中,我们总结了三个大略且实用的方法:
一是只管即便选择品牌产品,品牌耳机产品在架构设计、研发、后期设计、样本人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上风,降噪功能效果更具普遍性;二是购买前多参考品牌口碑和其他消费者的利用反馈;三是有机会去实体店现场体验。
与此同时,有专家建议,所处环境中噪音每增加3分贝,每天听音韶光就要成倍缩短。例如,在80分贝环境中,每天听音韶光要掌握在8小时之内;83分贝时,每天听音掌握就要掌握在4小时,以此类推,以免听力损伤。
结语:新兴市场螺旋发展的机遇与寻衅
随着TWS耳机市场的快速发展,如今降噪耳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智能穿着产品之一,各种样式产品层出不穷,深受不少消费者喜好。
但在市场盛行带来的巨大机遇背后,大量玩家的涌入催生了不良征象,降噪耳机产品质量的“缺斤短两”,不仅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也给消费者的听力康健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尤其在短缺行业标准和政策规范的现阶段,如何加强市场严格监管,从源头推动行业标准的制订,成为每一个玩家和机构须要思考的问题与方向。
随着市场的逐步规范,我们期待降噪耳机在未来也能像智好手机一样,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