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的定义是单独一套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达到指定时长的概率。它可以采取统计数据表达如下:
R(t) = e-λt
个中,λ表示固有故障率,不包括初期故障(早期故障)和磨损故障(寿命终点)。

因而可靠性是不才图所示常见故障率曲线的中心平直部分发生故障的概率。
图1:故障率曲线显示了从寿命出发点到终点的故障趋势
λ的倒数1/λ给出了修复前均匀韶光(MTTF),这一观点更为常见的表述是均匀故障间隔韶光(MTBF),在电力行业尤其常用。人们会方向于认为打算MTBF就能得出产品的一样平常预期寿命,但这只是一种常见的缺点不雅观念。
如何解读MTBF和可靠性设想一个元器件的固有故障率(λ)为10-6次故障/小时。只管MTBF为100万小时,但R(t) = e-λt曲线(如下图所示)见告我们,统计表明只有36.7%的装置有可能运行这么久。60.6%的装置估量能够运行500,000小时,而我们可以进一步估量有90.5%的装置寿命能够持续100,000小时。
图2:元器件能够在打算得出的全体MTBF期间持续运行的概率仅为36.7%
得出各元器件的这个信息之后,我们必须将构成系统的所有元器件各自的故障率相加,从而理解全体产品能够持续运转的韶光(λA = λ1n1 + λ2n2 + … + λini)。显然,系统的可靠性可能不如个中最不可靠的元器件。对付设计者而言,着重优化较薄弱的元器件会带来收益。
从中得出的主要信息是,MTBF虽然是剖析和比较产品和元器件的可靠依据,但不应被当作预期寿命的直接表述。
对付数字产品可靠性的哀求如今已经交织在生活和事情之中,并且该哀求将不断提高。我们这个行业能够清晰地沟通我们产品干系的可靠性、MTBF和实际寿命预期,帮助设计者得到更好的设计体验。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